[发明专利]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7739.0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咏梅;张瑞明;王可朴;聂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中飞照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14 | 分类号: | F21V21/14;F21V2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幕墙 智能 显示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连接有带有网孔的铝板,所述铝板上设置有用于微调的微调螺丝,所述微调螺丝通过结构为Z形的支架连接有用于调节的齿条,所述齿条连接有能用手机控制的智能调节齿轮,所述安装方法为安装远距离灯具时,将灯具和格栅放置预先设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安装方法为安装中间距离灯具时灯具和格栅排放在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方法为安装近距离灯具时灯具和格栅放置在所述框架的偏离中心的位置,所述智能调节齿轮通过智能驱动电机进行带动;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自动控制和无眩光影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楼宇智能显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幕墙大多采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是指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在玻璃幕墙上安装灯具,首先是安装融合问题,现在通常做法是直接裸露安装,不仅能直接看到产品,且对幕墙白天效果有影响;再安装后灯具是固定的,无法遥控调节,安装后调整需要人工调整;另外现有灯具室外用均为输入固定程序控制,无法进行智能的根据人体远近通过红外感应自动调节,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合理、自动控制和无眩光影响的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因此,开发一种结构合理、自动控制和无眩光影响的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控制和无眩光影响的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连接有带有网孔的铝板,所述铝板上设置有用于微调的微调螺丝,所述微调螺丝通过结构为Z形的支架连接有用于调节的齿条,所述齿条连接有能用手机控制的智能调节齿轮。
所述安装方法为安装远距离灯具时,将灯具和格栅放置预先设定的倾斜角度。
所述安装方法为安装中间距离灯具时灯具和格栅排放在中间位置。
所述安装方法为安装近距离灯具时灯具和格栅放置在所述框架的偏离中心的位置。
所述智能调节齿轮通过智能驱动电机进行带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保证幕墙整体美观度,提升了建筑的形象,更提升了企业及城市对外形象宣传;2、灯具光束自动调节和眩光控制,自动调节节能特别实用于调试阶段,某个或多个位置的角度不合适,不用人员在高空逐一调整,且手动调整还不是非常标准和统一,自动调整的话,在电脑上选中要调整的产品,输入参数即可,体现了个性化和更人性化的设计,在建筑伴置使用的高低位置不同,通过红外感应控制调节,避免近距离对人眼的损害;3、自动报修功能,现如果有产品损坏,一般都是高空检修,增加了难度、安全系数无法保证,且需要逐一排查是灯具问题还是信号接线问题,灯具问题相对简单,直接换灯就可,但信号问题需要通过专业仪器一段一段检测,即费时也不出成效,有了自动检测和报修功能,不用排查线路,下载APP通过电脑或手机即可查看控制系统损坏原因,省时且经济快速;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自动控制和无眩光影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远距离灯具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中间距离灯具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楼宇幕墙智能显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近距离灯具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 2、铝板 3、灯具 4、微调螺丝 5、齿条 6、格栅 7、固定支架 8、智能调节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中飞照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中飞照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7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