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160.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波;张莉;邱玉;胡喆;季荣;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汪斌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态氮 树脂 废水 电化学 深度处理 树脂循环 组合工艺 去除 废水深度处理 树脂吸附工艺 树脂脱附液 饱和树脂 催化还原 脱附循环 再生工艺 电催化 脱附液 无害化 资源化 附液 回用 脱附 吸附 解脱 | ||
1.一种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有硝态氮的废水通树脂吸附柱进行吸附,待出水的硝态氮浓度降低后停止吸附;
(B)利用氯化钠溶液作为脱附剂,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脱附,得到脱附液;
(C)利用电催化工艺对脱附液进行电解,在阴极通过电催化还原作用将硝态氮转变成氮气和氨氮,在阳极通过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作用将副产物氨氮氧化为氮气,电解后的溶液经沉淀池分离,得到电解液;
(D)将经过再生剂脱附的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再次吸附待处理的含有硝态氮的废水,待出水的硝态氮浓度降低后停止吸附;
(E)利用电解结束后分离得到的电解液脱附步骤(D)中吸附饱和的树脂,得到脱附液;
(F)依次重复步骤C、D、E,实现废水中硝态氮的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吸附过程中,所述树脂吸附柱选用的树脂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中硝态氮的浓度为15~100mg/L,在步骤(A)中的吸附过程中,所述废水的流速是5~10BV/h,所述吸附过程在树脂反应器中进行,所述树脂反应器的出液口设置硝态氮在线监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0~12wt%,树脂再生剂与树脂体积比约为8.0~10.0:1,树脂再生后脱附液中的硝酸根浓度为800~12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电解液使用时调节pH至中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电催化工艺包括电解催化还原和沉淀分离过程,所述电催化还原过程为在阴极通过电催化还原作用将硝态氮转变成氮气和氨氮,在阳极通过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作用将副产物氨氮氧化为氮气;所述沉淀分离过程为在电解工艺中加入内外循环装置,通过所述内外循环装置及时将沉淀分离,确保沉淀不附着在极板上,不影响离子在极板上的反应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电催化工艺,稳压电流为0.8~1.5A,电压为1.0~2.0V,极板间距为5~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和树脂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中硝态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电催化工艺,阴极使用的电极材料为铜或铁,阳极使用的电极材料为石墨,极板的规格为200mm*150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未经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膜集成装置及其处理弱酸盐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酸的净化提纯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