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预混燃烧装置及全预混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4022.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武;吴俊;潘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D14/02;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印铎;李辉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预混燃烧装置 第二燃烧器 全预混 燃烧器 气体输出部 点火结构 锅炉 点火针 燃烧面 燃烧 输出部位 预混 冷却 点燃 输出 上游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预混燃烧装置及全预混锅炉,其中,全预混燃烧装置包括: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具有燃烧面;所述第一燃烧器能输入预混后的气体并在所述燃烧面燃烧;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具有气体输出部;其中,至少所述第二燃烧器的气体输出部位于所述燃烧面的上游;位于所述燃烧面的下游的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用于点燃所述气体输出部输出的气体。本申请所提供的全预混燃烧装置以及全预混锅炉,能够对点火结构形成可靠冷却,避免点火结构高温失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预混燃烧装置及全预混锅炉。
背景技术
全预混燃烧装置将在风机的预混腔中混合完成的可燃气体燃烧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全预混燃烧装置,尤其应用在全预混锅炉领域,可以包括燃烧器、风机以及点火针等。可燃气体进入燃烧器后,从燃烧器的侧壁上的火孔喷出。
为实现点火安全,避免爆燃,全预混锅炉通常配有小火进行点火。在锅炉启动燃烧时先通过点火针对点火管点小火,再点火管的小火正常稳定燃烧后,再将燃烧器通入预混气体并被小火引燃,形成燃烧。
现有的点火管处于炉膛内部,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点火管会受到炉膛内部的高温辐射,容易造成点火高温失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预混燃烧装置及全预混锅炉,以能够对点火结构形成可靠冷却,避免点火结构高温失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预混燃烧装置,包括:
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具有燃烧面;所述第一燃烧器能输入预混后的气体并在所述燃烧面燃烧;
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具有气体输出部;其中,至少所述第二燃烧器的气体输出部位于所述燃烧面的上游;
位于所述燃烧面的下游的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用于点燃所述气体输出部输出的气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燃烧器为筒状;所述燃烧面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侧壁;至少所述第二燃烧器的气体输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器的内部;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外。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体输出部靠近所述点火针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体输出部靠近所述第一燃烧器的内壁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燃烧器的内壁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气体输出部所输出的气体导向部分所述燃烧面,所述点火针靠近该部分所述燃烧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结构能将所述气体输出部所输出的气体导向至邻近所述气体输出部的部分所述燃烧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内壁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罩设在所述气体输出部外。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板与部分所述第一燃烧器的内壁围构形成输出空间;所述气体输出部位于所述输出空间中;部分所述燃烧面位于该输出空间的外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燃烧器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器中的长度和所述点火针的长度、所述点火针的顶部和所述导向板的顶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的关系为:
h=l±0.3d
其中,h为所述第二燃烧器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器中的长度;l为所述点火针的长度;d为所述点火针的顶部和所述导向板的顶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点火针的顶部和所述导向板的顶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1倍至0.4倍的所述点火针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4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常压燃烧锅炉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大风帽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