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中压三声道电池供电超声波流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3772.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宝;郑志鹏;初勇;吴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中压三 声道 电池 供电 超声波流量计 | ||
本超声波流量计的计量单元、液晶显示单元、体积修正单元及控制器集成在一个部件内,该设计使流量计结构紧凑,减少普通流量计需要额外增加的体积修正仪部分,在提高流量计的计量精度的同时降低流量计与体积修正仪成本,同时使流量计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了超声波流量计算机控制器与测量流道表体一体化,法兰与测量流道、表体一体化。本流量计液晶设计为前后双方向显示,避免了普通流量计在面临不同安装方向时需要通过旋转表头来实现;超声波换能器采用孔用弹性挡圈来安装固定而不是以往的螺钉压板方式固定可以使换能器在紧固时能够均匀的受力;本流量计两端法兰与表体一体化设计,法兰安装孔内部有螺纹可以直接用螺栓将流量计与管道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压超声波流量计,具体说涉及一种一体化中压三声道电池供电超声波流量计。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输气管道的兴建与普及,气体流量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机械式到电子式,从差压式到超声波,新概念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流量计的准确度及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流量计有两种,一种为以涡轮流量计及腰轮流量计为代表的传统式的机械式流量计,一种为电子式流量计,而超声波流量计正以强劲的势头在流量计的市场中崭露头角。现阶段市场中流量计多采用罗茨流量计机械式流量计(如图2),结构上表头与表体是分开的,中间以一个长脖的结构连接来实现表头的旋转动作,并以此来实现表体在任意方向安装时表头的显示界面能正对着用户,但是这种结构表头部分不耐撞击,容易造成表头松动,且安装零件过多造成装配步骤繁琐且密封困难的缺点,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流量计的生产成本。
目前已有的中压超声流量计结构基本上釆取表体流道是圆形管段、两端配有法兰盘,用于与管道联接不仅仅不美观,生产上工艺也复杂、成本高,运输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的问题和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由超声波流量计算机17、超声波流量计上盖1、法兰18、与计量流道2实现一体化的三声道电池供电的中压超声波流量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三声道电池供电的中压超声波流量计,由与计量流道2、智能超声波流量计上盖1、按键板11、液晶5、换能器10、温度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4、智能超声波流量传感计算机17及表体法兰1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流道2采用一体化设计,在计量流道2上直接加工出换能器10及温度传感器15和压力传感器14安装孔20,所述计量流道2两端面构成法兰18,法兰18与计量流道2为一体结构、在法兰18内部加工有螺纹21。
所述超声波流量计算机17直接安装在计量流道2上部加工的腔体内、与计量流道2成为一体、加上超声波流量计上盖1、密封圈用螺丝与计量流道2固定;在结构设计上智能超声波流量计算机17与超声波流量计上盖1与计量流道2实现了一体化设计。
所述按键板11为不锈钢按键面板,按键19为不锈钢按键,在按键19上标志出正反两行按键功能名称,在不锈钢面板上留有红外窗口12,并在红外窗口12四周有一圈环形凸起用来定位红外通讯接口。
所述液晶5采用可以由按键切换的双方向显示方法,液晶5显示界面可以前后两个方向切换;从而解决了超声波流量计算机控制器立于流量计流道上靠旋转表头来解决不同方向安装的难题。
所述换能器10套在密封橡胶套9内台阶面上,密封橡胶套9外台阶面落在表体2换能器安装孔20内台阶面上,环形挡圈8落在换能器10外侧端面上,孔用弹性挡圈7置于换能器安装孔20环形槽内固定换能器10。
所述温度传感器15和压力传感器14直接安装在表体2上,温度传感器15及压力传感器14通过穿线孔16与控制器内主板17连接。
超声波流量控制器、除有低功耗RAM完成各种计算、判断外、用于超声波时差计时、没有采用通用的量产的超声时差芯片、而是釆用了FPGA来实现、其优点是计量更精度高、适应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烹饪时长的智能菜谱推荐方法
- 下一篇: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