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1180.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恒;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林治辰;蒋爱花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装置 | ||
一种注射装置包括贴片、注射模组及监控单元。贴片包括片体,及形成于片体的镂空区。片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适用于贴附使用者的皮肤。注射模组设置于片体,并包括自第一表面侧倾斜地延伸穿过镂空区至第二表面侧的留置针。监控单元包括设置于片体的电路板及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的温度感测模组,温度感测模组具有远离注射端部的第一温度感测器及靠近注射端部的第二温度感测器,第一温度感测器适用于侦测使用者远离注射端部的肌肤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感测器适用于侦测使用者邻近注射端部的肌肤的第二温度,监控单元能比对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判断使用者的注射状态。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1131743.7、申请日为2018年09月27日、名称为“注射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一种现代医疗中常见的药液注射设备,用于长时间地穿刺于病患血管并提供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减少病患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图1为一种现有的静脉输液装置1,包括留置针11、连接于所述留置针的贴膜12及设置于所述贴膜的离型纸13。执行静脉注射的步骤如下:医护人员握持所述留置针并与皮肤呈30~40度地注入皮肤,再改以15度地注入静脉;一手握持固定住所述留置针,另一手取下贴膜上的离型纸;将所述贴膜贴附于所述留置针周围的皮肤以固定所述留置针,完成静脉注射的步骤。然而,医护人员于握持所述留置针时,因为会碰触到所述留置针附近的所述贴膜,容易造成所述贴膜产生皱折,降低所述贴膜的黏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不容易产生皱折的注射装置。
本发明注射装置适用于贴附在使用者的皮肤以注射液体至所述使用者,并包含贴片、注射模组及监控单元。所述贴片包括片体及形成于所述片体的镂空区,所述片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适用于贴附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所述注射模组设置于所述片体,并包括自所述第一表面侧倾斜地延伸穿过所述镂空区至所述第二表面侧的留置针,所述留置针具有适用于穿刺于使用者的皮肤的注射端部。所述监控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片体的电路板,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温度感测模组,所述温度感测模组具有远离所述注射端部的第一温度感测器,及靠近所述注射端部的第二温度感测器,且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适用于侦测使用者远离所述注射端部的肌肤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适用于侦测使用者邻近所述注射端部的肌肤的第二温度,所述监控单元能比对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判断使用者的注射状态。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监控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组,所述温度感测模组产生的温度资讯通过处理模组发送至外部监控设备。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片体具有位于所述镂空区两旁的第一承载区与第二承载区,所述电路板具有设置于第二承载区的主板部、连接于所述主板部并绕过所述镂空区朝所述第一承载区而远离所述主板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二温度感测器设置于所述主板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习知的静脉输液装置的贴膜容易在执行静脉注射的步骤中产生皱折,本发明注射装置通过在片体中央形成镂空区,医护人员握持留置针执行注射时可避免触碰到片体,使片体能完整地贴附于皮肤;此外,通过第一温度感测器与第二温度感测器侦测使用者肌肤的温度资讯,协助判断使用者的注射状态(例如当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或温度差大于一预设值,代表使用者受注射处的皮肤可能产生发炎反应而导致皮肤温度升高),供医护人员及时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静脉输液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注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连接于输液管并贴附于使用者的示意图;
图3是立体图,说明将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外壳分离于所述注射装置的态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