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华蓝藻板框压滤的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0107.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施昱;孙伟;朱浴宇;陶宁;钱铖彬;缪绎;周娟娟;张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3 | 分类号: | C02F11/143;C02F11/14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压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水华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华蓝藻板框压滤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水华蓝藻预脱水后的初期藻泥稀释搅拌至含水率为95%的藻水混合液;步骤2,将硫酸亚铁粉末和过氧化氢依次加入至上述的藻水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A;步骤3,将聚合氯化铝铁药剂和生石灰依次加入至混合A搅拌均匀,得到预调理水华蓝藻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处理含水率为85‑90%的水华蓝藻泥的问题,通过稀释和多重反应的方式将水华蓝藻预处理,不仅方便后续的板框压滤,而且能够提升压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水华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华蓝藻板框压滤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许多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滇池和太湖最为典型。这些湖泊常有水华蓝藻爆发现象,影响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对水体中过量水华蓝藻的治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以打捞为主要措施的物理法是目前国内控制水华蓝藻的常用手段之一,打捞或过滤出的富藻水为含水率98-99%的液态物。在水华蓝藻爆发期间,仅太湖每天都有数千吨的水华蓝藻被打捞或过滤处理,尽管水华蓝藻经打捞或过滤后避免了湖泊水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但其含水率高,所以通过藻水分离站进行初步浓缩通过加药和离心脱水机将水华蓝藻含水率由99%降至85-90%,形成初期藻泥,但是含水率依然过高,虽然板框压滤机可以将过滤介质最低降至含水率60%以下,但是由于初期藻泥的水分大多在细胞内,细胞外又包裹着粘性的多糖类有机物,板框压滤机无法直接利用藻水分离站产出的85-90%含水率的水华蓝藻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华蓝藻板框压滤的前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处理含水率为85-90%的水华蓝藻泥的问题,通过稀释和多重反应的方式将水华蓝藻预处理,不仅方便后续的板框压滤,而且能够提升压滤效果。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华蓝藻板框压滤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水华蓝藻预脱水后的初期藻泥稀释搅拌至含水率为95%的藻水混合液;
步骤2,将硫酸亚铁粉末和过氧化氢依次加入至上述的藻水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A;
步骤3,将聚合氯化铝铁药剂和生石灰依次加入至混合液A搅拌均匀,得到预调理水华蓝藻液。
所述步骤1中的水华蓝藻预脱水后的初期藻泥的含水率为85-90%。
所述步骤1中的水华蓝藻预脱水后的初期藻泥通过加水的方式稀释至95%的藻水混合液。
所述步骤2中的硫酸亚铁粉末的加入质量是水华蓝藻干物质质量的10-15%。
所述步骤2中的过氧化氢的加入量是水华蓝藻干物质质量的3-10%。
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均匀的搅拌时间为0.5h。
所述步骤3中的聚合氯化铝铁药剂的加入量是水华蓝藻干物质质量的8-15%。
所述步骤3中的生石灰的加入量是水华蓝藻干物质质量的3-10%。
所述步骤3中的聚合氯化铝铁药剂加入并搅拌0.5h后加入生石灰。
硫酸亚铁中含有的二价铁离子和过氧化氢之间的链反应催化生成羟基自由基,能够无选择性的氧化水中的有机物。由于水华蓝藻细胞间的粘性多糖类有机物包裹有大量水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能够将水华蓝藻藻泥中的细胞间多糖类粘性物质氧化,降低多糖类粘性物质的粘度,从而将细胞间隙内打开通道,形成水分与水华蓝藻细胞的分离。
羟基自由基具有很高的电负性,能够形成很强的加成反应特性,同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与多糖类粘性物质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