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串联组件和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9736.2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2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娄豫皖;许玉林;王爱淑;和祥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13 | 分类号: | H01M50/213;H01M50/264;H01M50/296;H01M50/503;H01M50/5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串联 组件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串联组件和电池模组,电池串联组件包括:电池支架,其包括自该电池支架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上插槽、自该电池支架的下表面向上延伸的下插槽、形成于上插槽和下插槽之间的隔板;上导电片,其包括上底片、自上底片的外缘边处一体向上延伸且为弯折结构的若干上弹爪,各个上弹爪环绕上底片间隔布置、并与上插槽的槽侧壁抵靠接触;下导电片,其包括:下底片、自下底片的外缘边处一体向下延伸且为弯折结构的若干下弹爪,各个下弹爪环绕下底片间隔布置、并与下插槽的槽侧壁抵靠接触;穿设隔板的导电柱,其上端与上底片导电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底片导电连接。本申请可实现电池间的插拔式串联连接,方便了电池模组的装配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串联组件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排放法规、能耗的双重压力驱动下,“电动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这也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能源变革背景下的全新发展机遇。然而,时至今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不断优化、试探的阶段。
从技术角度考虑,锂离子电池是现阶段最适合代替汽油的能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动力系统的革新,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动力电池(电芯)通过串联达到汽车需要的电压要求。
现有的插拔式串联结构是通过焊接将一支电池的正极八爪盘联接、另一支电池的负极插入布有八爪盘的塑料支架,两支电池通过八爪盘实现电池的串联。其缺点在于,虽然负极不需要焊接,与传统的正负极均需要焊接的串联结构相比,简化了工艺流程、便于电池的更换且降低了成本,但因为其正极依然需要焊接,对工艺的进一步简化、更换的灵活性以及成本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池串联组件和配置该组件的电池模组,以实现电池间的插拔式串联连接,方便了电池模组的装配和拆卸。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上电池;
下电池;
绝缘材质的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包括:自该电池支架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上插槽、自该电池支架的下表面向上延伸的下插槽、形成于所述上插槽和下插槽之间的隔板;以及
嵌于所述上插槽中的金属材质的上导电片,所述上导电片包括:上底片、自所述上底片的外缘边处一体向上延伸且为弯折结构的若干上弹爪,各个所述上弹爪环绕所述上底片间隔布置、并与所述上插槽的槽侧壁抵靠接触,所述上电池的正极端或负极端插入所述上插槽,所述上导电片的上弹爪被夹紧于所述上电池与所述上插槽之间、并在该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该上导电片与所述上电池的正极或负极导电连接;
还包括:
嵌于所述下插槽中的金属材质的下导电片,所述下导电片包括:下底片、自所述下底片的外缘边处一体向下延伸且为弯折结构的若干下弹爪,各个所述下弹爪环绕所述下底片间隔布置、并与所述下插槽的槽侧壁抵靠接触,所述下电池的负极端或正极端插入所述下插槽,所述下导电片的下弹爪被夹紧于所述下电池与所述下插槽之间、并在该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该下导电片与所述下电池的负极或正极导电连接;以及
穿设所述隔板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上端与所述上底片导电连接,所述导电柱的下端与所述下底片导电连接。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上电池和所述下电池均为圆柱形电池,并且所述上电池和所述下电池均包括:
圆筒状的电池壳,
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中的内芯,以及
分别布置于所述电池壳轴向两端的正极盖帽和负极盖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