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9252.8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宁祥春;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18 | 分类号: | D02J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45655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一种分纱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线轴、伺服电机和导线喇叭筒以及光电开关,工作台上安装有一排若干个转台,每个转台上均焊接有放线轴,放线轴上安装有四个卡块,一排转台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一排导线喇叭筒、一排分线头和一排导线筒,导线喇叭筒通过支撑杆焊接在工作台上,分线头通过支撑杆焊接在滑块上,滑块安装在工作台上设置的滑槽中,导线筒焊接在工作台上;本发明公开了该发明的分纱装置通过电动推杆和滑块带动莲蓬状的分线头来回移动,使分线头来回冲散纱线束,使每一根纱线通过分线孔分开,且分线头来回移动,可以给纱线一个缓冲力,使纱线束在分线头的推动下分纱,且不会打结,避免断纱,分纱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纺织行业中,纱线需要通过利用分纱装置将一束纱线分开,再依次排列在一起,重新捻在一起,即捻纱之后,才可以进行纺织,但是,在分纱的过程中,现有的分纱装置结构简单,分纱时纱线的纱束易扭在一起,纱线易打结,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分纱质量差,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分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纱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线轴、伺服电机和导线喇叭筒以及光电开关,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一排若干个转台,每个所述转台上均焊接有放线轴,所述放线轴上安装有四个卡块,一排所述转台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一排导线喇叭筒、一排分线头和一排导线筒,所述导线喇叭筒通过支撑杆焊接在工作台上,分线头通过支撑杆焊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安装在工作台上设置的滑槽中,所述导线筒焊接在工作台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放线轴内均设置有立杆,四个所述卡块均通过连接弹簧连接在立杆上,通过将纱线筒套设在放线轴上,利用连接弹簧的弹力,使卡块向外紧压,从而卡住纱线筒。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转台的下方均安装有皮带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皮带轮均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台的底端还通过联轴器联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台上,通过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传动机构,使伺服电机转动时,带动若干个转台一起转动。
优选的,所述导线喇叭筒为喇叭状的线筒,且其喇叭状的开口正对放线轴,所述分线头为一侧凸起的莲蓬状的圆柱体,且其凸起的一侧正对导线喇叭筒,所述分线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分线孔,所述导线筒上对应的设置有若干个导线孔,每个所述导线孔的内壁中均镶嵌有光电开关。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滑块均连接在同一个连接杆上,所述工作台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安装在电动推杆的活塞端,利用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来回移动,进而使分线头靠近或远离导线喇叭筒。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51单片机以及51单片机通过导线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推杆控制器,所述光电开关通过导线连接51单片机,电机控制器和推杆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报警器和若干个开关按键,所述控制开关和报警器均通过导线连接51单片机,若干个开关按键通过导线分别串联在每个光电开关与51单片机的连接电路中,通过开关按键的通断控制光电开关与51单片机之间的电路通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纱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的分纱装置通过电动推杆和滑块带动莲蓬状的分线头来回移动,使分线头来回冲散纱线束,使每一根纱线通过分线孔分开,且分线头来回移动,可以给纱线一个缓冲力,使纱线束在分线头的推动下分纱,且不会打结,避免断纱,分纱效率高。
(2)、该发明的分纱装置通过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传动机构,使伺服电机带动若干个转台一起转动,可以使放线轴上的纱线筒转动,进行放线,以便于纱线束分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