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8910.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凌敏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H05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层 远红外发热膜 电磁辐射 发热体 上绝缘层 下绝缘层 发热膜 抵消 电磁极性 产能 通电 超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以及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位于所述上绝缘层与所述下绝缘层之间。所述发热层包括线型发热体与导线,所述发热层通电后,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产生的电磁辐射相抵消。本发明提供的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其线型发热体与导线产能电磁极性不同,抵消电磁辐射。解决了发热膜电磁辐射超标的问题,并且可使得发热膜做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电磁远红外热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低温辐射发热板越来越普及,同时发热膜的电磁辐射越来越受大家重视。现有的低温发热膜有碳晶与碳纤维丝两大类,而这两类需用屏蔽方案或者中间增加一片或多片绝缘层以达到正负极隔离作用,成本高,市场推广难度大。且有如何控制两个层面走线相互对齐,是生产过程中的难点,电磁辐射超标不良率高。而电热毯等产品,采用单层走线,将碳纤维丝等发热材料包裹在较厚绝缘层中外层为导线,导线外层还有绝缘层,导致厚度偏厚,无法做薄,但能真正实现零辐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以及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位于所述上绝缘层与所述下绝缘层之间;
所述发热层包括线型发热体与导线,所述发热层通电后,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产生的电磁辐射相抵消。
可选地,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并行排布,且所述发热层通电后,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重合排布,所述线型发热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型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分别连接正、负电极。
可选地,所述线型发热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线的一端通过连接金属连接,所述线型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分别通过焊锡连接正、负电极。
可选地,包括多个所述发热层,相邻的所述发热层连接正、负电极的端部通过导电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通过夹具定型为预设形状后,并通过耐高温胶粘合在所述上绝缘层与所述下绝缘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线铁氟龙高温导线。
可选地,所述线型发热体使用碳纤维,所述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使用云母片。
可选地,所述发热层连接电极的一端设有纺织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以及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位于所述上绝缘层与所述下绝缘层之间;
所述发热层包括线型发热体与导线,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产生连接正、负电极后形成回路,且所述线型发热体与所述导线并排或重合排布。
本发明提供的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其线型发热体与导线产能电磁极性不同,抵消电磁辐射。解决了发热膜电磁辐射超标的问题,并且可使得发热膜做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无电磁远红外发热膜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线型发热体与导线重合排布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8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电热布
- 下一篇:一种加热控制电路和具有其的电磁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