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钛合金下颌牙槽骨截骨导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6425.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2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栋;吴轶群;聂萍;黄伟;李超伦;周文洁;卢陈佩;林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B34/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骨 导板主体 导板 三维打印 下颌牙槽骨 钛合金 表面开设 人体下颌 重要组织 截骨槽 医疗技术领域 安装定位 导板表面 结构损伤 结构稳定 固位钉 固位孔 连接体 牙槽骨 导槽 牙槽 损伤 稳固 医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钛合金下颌牙槽骨截骨导板,该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钛合金下颌牙槽骨截骨导板,采用三维打印的方式,通过上截骨导板、下截骨导板以及连接体构成导板主体的方式,在导板主体的表面开设与人体下颌牙槽骨相对应的截骨导槽,进行导板主体的安装定位,在导板主体的表面开设截骨槽,以方便医生能够沿截骨槽进行精准引导截骨,避免术中损伤重要组织结构。同时在导板主体的下截骨导板表面开设固位孔,并使用固位钉对导板主体与人体下颌牙槽骨的连接进行二次加固,保持结构稳定,避免因导板主体位置不稳固造成的重要组织结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钛合金下颌牙槽骨截骨导板。
背景技术
目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是口腔种植修复。先天性疾病、后天性疾病、或者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引起下颌骨不均匀地吸收,尤其是下颌双侧磨牙区垂直向吸收明显,从而形成下颌前牙区高陡、菲薄,后牙区地平。为了取得良好的全口种植固定或活动修复效果,需要将下颌前牙区高陡的牙槽嵴及部分牙槽骨削平。因为下颌重要解剖结构在手术区域附近,例如颏孔、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等的限制,截骨操作要求既不能损伤重要解剖结构,也要获得足够的下颌骨宽度和高度,以保证种植手术的安全实施。
以往的治疗方法多是术者主观判断截骨部位,截骨路径不明确,可能损伤颏神经、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等;也可能发生截骨量太大、不足、或截骨方向偏差等情况。截骨量太大,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且存在种植高度不足,修复强度降低的风险;截骨量过少,需要反复多次截骨或者调磨,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损伤重要解剖结构的风险;截骨方向不佳,无法形成较好的术后牙弓形态和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
也有学者尝试用树脂类材料制作导板,进行截骨操作,但是树脂材料导板往往很厚,体积较大,要求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与组织贴合性较差,比较脆,容易碎。
以往手术导板往往通过制取印模,灌制石膏,然后在石膏模型上制备导板,这是基于软组织支持式导板,软组织具有一定的可让性,不能稳定地固定。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基于骨组织的精准导板制取,及制备骨支持式导板,三维打印导板可以避免临床常见导板不能顺利就位与组织面不贴合、固位不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钛合金下颌牙槽骨截骨导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钛合金下颌牙槽骨截骨导板,包括人体下颌牙槽骨和导板主体,所述导板主体的表面开设有与人体下颌牙槽骨相对应的截骨导槽,所述导板主体的两侧表面与截骨导槽相对应的位置为敞口,所述导板主体通过截骨导槽滑动套设在人体下颌牙槽骨的表面,所述截骨导槽的内壁与人体下颌牙槽骨的表面贴合,所述导板主体的外壁表面中部开设有截骨槽,所述导板主体通过截骨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位于截骨槽上方一侧的导板主体为上截骨导板,位于截骨槽下方一侧的导板主体为下截骨导板,其中导板主体位于上截骨导板和下截骨导板之间与截骨槽相对应的为连接体,所述下截骨导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固位孔,所述导板主体通过其下截骨导板一侧表面的固位孔以及固位钉与人体下颌牙槽骨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截骨导板、下截骨导板和连接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截骨导板、下截骨导板、连接体和固位钉均由钛合金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上截骨导板、下截骨导板和连接体均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在导板主体的下截骨导板的表面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位孔的直径为2mm。
优选的,所述导板主体与人体下颌牙槽骨形状一致,其中截骨导槽的内壁与人体下颌牙槽骨的外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
- 下一篇:可视口腔刮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