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6266.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0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明;陈传友;夏维军;汪俊超;汪洪涛;范鸣;李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F28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换热器 管束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涉及换热器安装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在换热器筒体的前方布设吊车,在换热器筒体的的上方固定手拉葫芦;通过吊车将管束吊至筒体正前方,并且所述管束中心方向与筒体中心方向一致;手拉葫芦与管束连接,手拉葫芦与吊车配合维持所述管束的稳定性;启动叉车将管束向所述筒体方向推进,实现管束的安装。本发明通过手拉葫芦与吊车的配合,在吊车不需要延伸至二楼平台向外延伸的位置下方即可将管束进行推进,并且在推进过程中不断移动拉葫芦与管束的连接位置,经过不断的推进,手拉葫芦与管束的连接位置不断向外转移,直至管束全部进入筒体,节约人力,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拆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U形管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它由管板、壳体、管束等零部件组成。在同样直径情况下,U形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最大;它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能高,检修、清洗方便、在高温、高压下金属耗量最小、造价最低;U形管换热器只有一块管板,热补偿性能好、承压能力较强,适用于高温、高压工况下操作。
U形管式换热器的维护过程中会涉及管束的拆装,由于U形管式换热器的体积较大而且装置具有一定的高度,如对于安装标高2m以下且管束较轻的采取人工,倒链等方法进行推进安装。
但是,对于重量较大的卧式U型管换热器,并现场工况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对于管束的安装就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重量较大的卧式U型管换热器,安装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准备,在换热器筒体的前方布设吊车,在换热器筒体的的上方固定手拉葫芦;
通过所述吊车将管束吊至筒体正前方,并且所述管束中心方向与所述筒体中心方向一致;
手拉葫芦与所述管束连接,所述手拉葫芦与所述吊车配合维持所述管束的稳定性;
启动叉车将所述管束向所述筒体方向推进,实现管束的安装。
优选的,通过叉车将所述管束向所述筒体方向推进的过程中,调整手拉葫芦与所述管束连接的连接位置,并将其连接位置向靠近换热器管板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手拉葫芦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管束两外侧连接。
优选的,通过叉车将所述管束向所述筒体方向推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所述管束中心方向与所述筒体中心方向一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卧式换热器管束安装方法,位于二楼平台向外延伸的位置下方的拉葫芦,此处正是吊车无法延伸至的位置,通过手拉葫芦与吊车的配合,在吊车不需要延伸至二楼平台向外延伸的位置下方即可将管束进行推进,并且在推进过程中不断移动拉葫芦与管束的连接位置,经过不断的推进,手拉葫芦与管束的连接位置不断向外转移,直至管束全部进入筒体,节约人力,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架吊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管桩法兰端板起重机自动驾驶吊运堆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