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氟乙烷生产中废催化剂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6077.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苗;吴奕;姜志田;黄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00 | 分类号: | C07C209/00;C07C209/86;C07C211/07;C01D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4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催化剂 有机胺 五氟乙烷 无机相 游离氟 有机相 反应液静置 资源化处理 反应萃取 分离效率 高效分离 减压精馏 搅拌反应 两相分离 氢氧化钾 有效回收 有机物 氟化钾 氟化盐 氟资源 分液 含氟 机胺 下层 过滤 上层 回收 生产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氟乙烷生产中废催化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催化剂和KOH水溶液(或氢氧化钾及水)混合,搅拌反应一定时间,使废催化剂中有机胺氟化盐转化为有机胺及氟化钾;(2)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静置使之两相分离,分液得到下层为含氟化钾的无机相,上层为含有机胺的有机相;(3)步骤(2)得到的无机相过滤得到KF水溶液,有机相减压精馏,得到有机胺。本发明采用KOH水溶液的反应萃取方法实现游离氟和有机胺等有机物的高效分离,工艺简单,分离效率高,游离氟分离率大于99.8%。回收得到的产品质量好,做到废催化剂中有机胺及氟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实现废催化剂资源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氟乙烷生产中废催化剂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废催化剂中有机胺及游离氟的回收利用,属于三废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四氟乙烯及氟化氢为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的五氟乙烷合成方法已在工业上应用。该催化剂可以是三乙胺、三正丁胺、三丙胺、N,N-二甲基苯胺和二异丙基乙胺等。在工业生产中,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增加,反应体系中聚合物等杂质增加导致反应体系黏度增加,催化剂活性降低,需要经常更换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废催化剂。废催化剂主要含有的是有机胺、催化剂与氟化氢络合物以及一类稳定的大分子聚合物,现在主要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将废催化剂废液直接焚烧处理,这种方法污染大且三废处理量大,浪费资源,由于废液中含大量的氮及氟元素,使焚烧产物产生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及氟化物,造成处理装置材质要求高,后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CN101934239A公开了一种五氟乙烷生产中含催化剂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催化剂的废液置于储罐中静置22~26小时,得静置后废液;2)取位于上半部分的50%体积比的静置后废液作为待处理废液;将上述待处理废液移至反应釜中,将待处理废液设定为全部由(n-C4H9)3N·2.6HF组成;然后加入等当量的碱液,室温下搅拌反应;3)将步骤2)所得的反应后物料经过滤后,送至蒸馏装置进行蒸馏,收集150-220℃的馏分。该方法可回收部分有机胺,但回收处理不彻底,仅处理50%废液,且废液中所含的大量氟资源未回收仍只能作为废物处理,浪费资源,处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回收较彻底的五氟乙烷生产中废催化剂资源化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市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氟乙烷生产中废催化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废催化剂和KOH水溶液(或氢氧化钾及水)混合,搅拌反应一定时间,使废催化剂中有机胺氟化盐转化为有机胺及氟化钾;
(2)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静置使之两相分离,分液得到下层为含氟化钾的无机相,上层为含有机胺的有机相;
(3)步骤(2)得到的无机相过滤得到KF水溶液,有机相减压精馏,得到有机胺。
进一步,KOH加入量按废催化剂中游离氟的等摩尔比计量的1-1.1倍。若KOH加入量高于等当量较多,会有较多的未完全反应的KOH混入KF水溶液,影响回收产物质量,需进一步处理,增加工艺的复杂性;若KOH加入量低于等当量,废催化剂中会有部分有机胺盐无法转化为有机胺,降低有机胺回收率及废催化剂的减量率。
进一步,废催化剂和KOH水溶液混合反应时间为0.5~5小时。废催化剂和KOH水溶液需一定反应时间,若反应时间短,则反应不彻底,会有部分有机胺盐未转化为有机胺;若反应时间太长,会降低工作效率,电耗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反应时间以0.5~5小时为宜。
本发明主要涉及的反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