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研究夹层对SAGD开采影响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5200.3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前;樊太亮;姜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研究 夹层 sagd 开采 影响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夹层对SAGD开采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壳体和电源,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部设有原油储层,且原油储层的内部设有夹层模具,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部与夹层模具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部并排设置有下层井模具和上层井模具。本发明通过夹层模具对下层井模具和上层井模具的影响来反映夹层对SAGD开采的影响,通过密封环的拆卸可以更换夹层模具的类型、形态、厚度和位置,方便模拟不同类型、不同形态、不同规模、不同厚度、不同发育位置的夹层对SAGD开采的影响,实验装置的准确度和应用范围大幅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AGD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夹层对SAGD开采影响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简称SAGD,一般应用于稠油或超稠油的开采,在我国辽河油田、新疆油田等地的稠油油藏开采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其中,针对SAGD开发的一种布井方式为双水平井。双水平井SAGD原理是:在同一油层中,部署上下叠置的两口水平井,上方的井为注汽井,下方的井为生产井,首先从注汽井、生产井同时注入高干度蒸汽,高干度蒸汽在两井间冷油区接触释放汽化潜热加热原油;随后在两水平井间保持一个下部水平井压力较低的微压差环境,被加热的原油粘度降低,和蒸汽冷凝水一起在重力和微压差作用下向下流动,从水平生产井中采出。但是在稠油或超稠油的开采过程中夹层影响蒸汽热量传递、制约采油效率。夹层厚度适中、处于油层顶部,有利于保持油层热量;夹层厚度过薄,起不到封堵效果,则热量容易逸失;夹层处于双水平井之间,则会造成热量传递不畅。夹层的存在对SAGD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不同类型、不同形态和不同厚度的夹层对SAGD开采造成的影响,防止SAGD开采过程中出现热量损失,影响原油的开采,造成原油资源的损耗,使大量的资金流失,同时达不到SAGD开采的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用于研究夹层对SAGD开采特点的实验装置,以模拟夹层对SAGD开采影响特点,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研究夹层对SAGD开采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壳体和电源,所述实验装置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部设有原油储层,且原油储层的内部设有夹层模具,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部与夹层模具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部并排设置有下层井模具和上层井模具,所述夹层模具的内部与下层井模具固定连接,所述夹层模具的内部与上层井模具固定连接,所述下层井模具和上层井模具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蒸汽加热模具,所述夹层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的顶部;
所述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表面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纹套的一端,所述螺纹套的内部活动连接螺纹杆的一端,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减振件的一端,所述减振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垫块的一侧,所述垫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弧形顶板的一侧,所述实验装置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主控箱的底部,所述主控箱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与可视化实验模拟装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夹层模具的外表面与密封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夹层模具可以为泥质夹层模具、灰质夹层模具或物性夹层模具;夹层模具的类型、大小、厚度和放置位置可选。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加热模具均位于原油储层的内部;
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位于凹槽的内部。
可选的,多个所述凹槽呈环形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