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1783.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连鹏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8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接头 呼吸嘴 进出气 呼吸辅助装置 呼吸内科 嵌入安装 连接管 下端 压力调节装置 简易 上端 通气管 气瓶 垂直 呼吸辅助器 一体化结构 呼吸辅助 可调节式 连接接口 氧气补充 辅助器 通用式 圆台型 圆柱状 病患 广口 软胶 左端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其结构包括呼吸嘴连接管、进出气转换接头、压力调节装置、通气管、圆柱状连接接口、软胶气瓶、气瓶低封,呼吸嘴连接管下端与圆台型广口呼吸嘴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处于同一轴心,呼吸嘴连接管上端嵌入安装在进出气转换接头下端并且处于同一轴心,压力调节装置下端嵌入安装在进出气转换接头上端并且相互垂直,通气管右端嵌入安装在进出气转换接头左端并且相互垂直,本发明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本设计与普遍的通用式呼吸辅助器有所不同,其具备可调节式压力输出,在面对不同病患时,可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调节,以确保辅助器能使病人得到呼吸辅助,获得足够的氧气补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属于呼吸内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氧方法主要有三种,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和经口吸氧法,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鼻塞法是鼻塞放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吸氧,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插入鼻腔顶端吸氧,面罩吸氧法:将面罩掩盖口鼻吸氧,比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效果好些,但可能造成呼吸性酸中毒,经口吸氧法:如果鼻塞或张口呼吸,可以经口吸氧,即用一个较大的导管放入口腔吸氧,无论何种方式的吸氧,其氧气的洁净度、湿度和温度对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现有技术普遍采用通用式呼吸辅助器,其面对所有病患均为同一输出频率,当遇到意识薄弱或呼吸较困难时,其辅助器由于输出压力过低而使病人无法得到外接辅助呼吸,容易导致其陷入危险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普遍采用通用式呼吸辅助器,其面对所有病患均为同一输出频率,当遇到意识薄弱或呼吸较困难时,其辅助器由于输出压力过低而使病人无法得到外接辅助呼吸,容易导致其陷入危险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其结构包括呼吸嘴连接管、进出气转换接头、压力调节装置、通气管、圆柱状连接接口、软胶气瓶、气瓶低封、圆台型广口呼吸嘴,所述呼吸嘴连接管下端与圆台型广口呼吸嘴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呼吸嘴连接管上端嵌入安装在进出气转换接头下端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下端嵌入安装在进出气转换接头上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通气管右端嵌入安装在进出气转换接头左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进出气转换接头通过气管与圆柱状连接接口相连接,所述软胶气瓶右端嵌入安装在圆柱状连接接口左端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软胶气瓶左端与气瓶低封右端螺纹连接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器外壳、手动旋钮调节组、旋转拉压组、折叠传动组、斜带动力组、挤压推动组,所述调节器外壳内部设有挤压推动组,所述斜带动力组设于挤压推动组上端,所述旋转拉压组设于手动旋钮调节组右端,所述折叠传动组通过旋转拉压组与手动旋钮调节组相连接,所述斜带动力组通过折叠传动组与旋转拉压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旋钮调节组包括旋钮、轴套、内齿转轴、竖齿杆,所述旋钮右端与内齿转轴左端相焊接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内齿转轴左端嵌入安装在轴套右端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轴套左表面与旋钮右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竖齿杆斜带嵌入安装在内齿转轴上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竖齿杆左表面与轴套右表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拉压组包括传动皮带、五角收线轮、正齿凹齿轮、定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五角收线轮相连接,所述正齿凹齿轮通过传动皮带与角收线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传动组包括横向压杆、蜗轮杆、第一单向折叠杆、第二单向折叠杆、折叠杆固定底板,所述第一单向折叠杆下端嵌入安装在折叠杆固定底板上端,所述第二单向折叠杆下端嵌入安装在折叠杆固定底板上端,所述第一单向折叠杆与第二单向折叠杆相互穿插并贴合,所述横向压杆左端通过销钉与第一单向折叠杆相连接,所述横向压杆右端通过销钉与第二单向折叠杆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连鹏,未经董连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