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光谱分析仪精准度的抗干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045.8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沈云峰;沈永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杰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2 | 分类号: | G01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光谱分析 精准 抗干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光谱分析仪精准度的抗干扰系统,包括保温筒,所述保温筒的内圈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移动监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面各连通有一个连通板,通过恒温水箱对循环水进行调温,使保温筒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恒定,同时储料管内设置的干燥剂可将保温筒内的水汽吸附固定,以降低保温筒内的湿度,进而提高光谱分析仪结果的精确度。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的调控,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同时能够保证保温筒内空气温度在±0.1℃,同时防止温度升高过快导致损伤精密元件。可在不打开筒盖的情况下,方便的对光谱分析仪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分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光谱分析仪精准度的抗干扰系统。
背景技术
光谱仪采用了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光学系统。光谱仪的环境温度,湿度,机械振动,以及大气压的变化,都会使谱线产生微小的变化而造成谱线的偏移。气压和湿度变化会改变介质的折射率,从而使谱线发生偏移,湿度的提高不仅会使空气的折射率增大,而且会对光学零件产生腐蚀作用,降底了仪器透光率,湿度一般应控制在55%-60%以下。温度对光栅的影响主要改变光栅常数,使角色散率发生变化,产生谱线漂移。这些变化会使光谱线不能完全对准相应的出射狭缝,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在室内使用空调进行温度控制,但此方法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温度浮动很大,同时对于降低湿度的效果也不理想,导致光谱分析仪的结果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光谱分析仪精准度的抗干扰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保证光谱分析仪使用时不被温度及湿度因素干扰;
(2)如何保证在调节温度的过程中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设备受损;
(3)如何使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提高光谱分析仪精准度的抗干扰系统,包括保温筒,所述保温筒的内圈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移动监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两端面各连通有一个连通板,所述连通板贯穿保温筒的侧壁到达保温筒的外部,其中下方的连通板位于保温筒外部的一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料管和加压泵的出水端,所述加压泵的进水端贯通连接在恒温水箱的下半部,所述恒温水箱的上端与上方的连通板位于保温筒外部的一端贯通连接,且上方的连通板位于保温筒外部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料管;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热铜管和储料管,所述导热铜管和储料管均为螺旋状结构,所述导热铜管和储料管的端面平齐设置,且导热铜管位于储料管的下方,所述导热铜管和储料管通过隔热层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管的内壁为光滑表面,所述储料管靠近保温筒中心的侧壁开设有通气缺口,所述通气缺口覆盖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储料管的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为球状颗粒,且颗粒的直径不超过储料管口径的三分之二,所述储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为对应储料管的螺旋状结构,且导轨的端面为T型结构,所述移动监测组件在导轨上滑动;
所述连通板由保温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连通板开设有导液孔和入料孔,且导液孔位于入料孔的下方,所述导液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所述导液孔和入料孔均为L型结构,且一个开口端在前壁,另一个开口端在侧壁;
所述移动监测组件包括匹配导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顶开设有动力室,所述动力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插接在动力室的内壁中,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导轨滚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导热铜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湿度监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杰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杰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