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柔性自补偿密封通道及其柔性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2884.3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平;郑奋怡;孙国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柔性 补偿 密封 通道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H柔性自补偿密封通道及其柔性补偿方法,包括:真空槽和顶枪,还包括:气囊组件、膨胀节和底盘,底盘位于所述真空槽上方,膨胀节的下端连于底盘上,膨胀节的上端与气囊组件相连,气囊组件用于与所述顶枪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导轮、气囊本体、气囊托圈和压板,气囊本体套装于气囊托圈上,气囊本体设于压板上,用于与所述顶枪之间形成密封,导轮设于气囊本体的上方,并与所述顶枪相接触;所述膨胀节,包括:波纹管、端管、支架、法兰和导管。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柔性的,自由补偿的密封通道,简化真空槽和热弯管的组装,实现快速移槽,密封稳定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H精炼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RH柔性自补偿密封通道及其柔性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RH精炼装置中的密封通道是由气囊密封组件、起重链条、链条托盘、导轮和水冷本体组成。采用起重链条悬挂在顶枪升降小车上,当需要切换真空槽时,顶枪需要提升到真空槽外面,顶枪升降小车上升,拉紧起重链条,密封通道脱离真空槽。真空槽切换后,顶枪下降,密封通道重新回到真空槽上。
如图1所示,密封通道1是顶枪2和真空槽3连接的枢纽,密封通道1与真空槽3之间是采用橡胶静态密封,与顶枪2之间利用气囊的充气、放气,用以抱紧顶枪2而密封,从而使密封通道1构筑了一道顶枪2与真空槽3之间的密封链。
现有的密封通道既是顶枪升降的通道,又必须在顶枪停止后,及时消除顶枪孔间隙,防止废气进入真空槽,破坏真空度,该功能时由气囊密封组件来完成,如图2、图3所示,气囊4为环形橡胶制品,截面是开口形,套装在托圈上,最后通过压板固定在密封通道上,气囊4上下表面是加紧面,侧面为工作面。如图4、图5所示,其工作原理为:气囊4托圈外接压缩空气,电磁阀5左线圈得电,电磁阀5上P口与A口连通,压缩空气通过A口进入气囊4,气囊4受压膨胀,与顶枪2表面紧密接触,密封实现。当电磁阀5右线圈得电,电磁阀5上P口与B口连通,A口泄气,气囊4松弛,回缩,脱离顶枪2。
但是,现有的密封通道使用情况很不理想,主要的通病就是气囊使用寿命短,虽然经过多次改良,材料更新,气囊使用寿命也很少能超过1个工作日,而气囊频繁损坏,产生泄露,真空度不良,必须及时人工封堵补救。
经实践证明,气囊损坏主要是由密封通道1和顶枪2之间的同心度不好引起的(见图1中标号6的虚线),顶枪2的中心线偏离密封通道1的中心线,使气囊4与顶枪2各处的径向间隙不一致,局部拉升过渡,超过气囊4的弹性极限,回弹不到位,顶枪2动作时与其干涉,挤压气囊4,导致气囊4使用寿命下降。
如图6所示,目前,主要是依靠调整热弯管水平度和顶枪的垂直度的方法来间接调整密封通道与顶枪的同心度。但是,上述方式的缺陷如下:
1)顶枪与密封通道之间的间隙只有5mm,而顶枪的行程有10m,同心度误差必须控制在0.5/1000以内才能确保顶枪不摩擦气囊,大大超出重型机械设备的通用安装要求,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施真空槽与热弯管的组装;
2)由于耐材的损耗,真空槽必须定期离线检修,RH大约每周要切换一次真空槽,意味着每周必须实施热弯管和顶枪的调整,频率过高,超出现场的承受范围,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H柔性自补偿密封通道及其柔性补偿方法,能够提供一种柔性的,自由补偿的密封通道,简化真空槽和热弯管的组装,实现快速移槽,密封稳定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RH柔性自补偿密封通道,包括:真空槽和顶枪,还包括:气囊组件、膨胀节和底盘,底盘位于所述真空槽上方,膨胀节的下端连于底盘上,膨胀节的上端与气囊组件相连,气囊组件用于与所述顶枪之间形成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燃料正压锅炉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油膜轴承供油监测传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