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铸锭过程的锭块边缘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2360.4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添天;刘燊文;周雷;尹坤;胥佐君;骆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B22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铸锭 过程 边缘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面向铸锭过程的锭块边缘检测方法,包括:S101、获取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建立标准锭块边缘几何模型;S102、获取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建立待测锭块边缘几何模型;S103、匹配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和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与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的差值,记为边缘毛刺数据;S104、根据边缘毛刺数据,对待测锭块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杜绝人为检查误差和疲劳误判,能够在检测精度和合格判定准确性方面满足工艺要求,并且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待测锭块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锭块边缘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铸锭过程的锭块边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熔铸车间,作为金属冶炼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主要任务是把金属熔化成液态后,按要求进行铸锭、堆码和打包输送。铸锭过程中,与空气接触的金属熔液被不断氧化,形成影响产品质量的氧化浮渣;如若去除不干净,将致使成型锭的形状不规则(边缘带有毛刺),尤其是易氧化金属,如锌熔铸而形成的锌锭;锌锭形状不规则将影响到后续自动堆码的质量和打包质量,造成运输途中的散包等损失。
当前,铸锭过程主要由人工完成,包括人工扫除浮渣、肉眼观察成型锌锭的边缘毛刺、凭经验判断锌锭的良品率,并对判断有毛边待处理的锌锭做后续切边处理,或对判断不合格的锌锭做后续分拣处理。人的肉眼观察与经验判断会受到工作疲劳程度的影响,产品的检测和及时处理也会受到工人换班、休息等工作间歇的影响,进而降低堆码质量和返工不合格品的效率。因而,铸锭过程的浮渣扫除、边缘毛刺检测、边缘合格的判定与后续处理,都亟待实现自动化操作。可见,对锭块的边缘检测与合格判定是铸锭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锭块进行边缘检测与合格判定,且面向铸锭过程的锭块边缘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铸锭过程的锭块边缘检测方法,包括:
S101、获取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建立标准锭块边缘几何模型;
S102、获取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建立待测锭块边缘几何模型;
S103、匹配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和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与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的差值,记为边缘毛刺数据;
S104、根据边缘毛刺数据,对待测锭块进行综合评价。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标准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建立标准锭块表面边缘几何模型,具体包括:
将标准锭块的轮廓边缘像素点集合记为Ω*,将标准锭块的四边标准边长分别记为e1*、e2*、e3*、e4*,则标准锭块的总边长记为标准锭块的几何面积记为s*,将标准锭块的质心点坐标记为对角线与像素水平轴最小夹角记为θ*,且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待测锭块的边缘轮廓数据,具体包括:
将待测锭块的轮廓边缘像素点集合记为Ω,上表面面积记为s,移动标准锭块边缘几何模型,并与待测锭块边缘几何模型重合,则待测锭块的最大重合区域面积记为max[s∩s*];将移动后的标准锭块边缘几何模型的质心点坐标记为O'(X′o,Y′o),对角线与像素水平轴最小夹角为θ′;则标准锭块边缘几何模型沿像素平面U、V轴平移量分别为旋转量为[θ′-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3,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铸造件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高强低合金钢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