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轴短焦正投影光学屏幕及投影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855.0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民;吴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60 | 分类号: | G03B21/6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17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屏幕 光学结构层 投影系统 微细 偏轴 光学结构 基底支撑 正投影 短焦 短焦投影机 黑色吸光层 色彩还原度 表面眩光 高对比度 明亮环境 成像层 高增益 锯齿形 投影机 斜前方 板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轴短焦正投影光学屏幕及投影系统,光学屏幕依次包括微细光学结构层(1)、基底支撑层(2)和平板层(3),所述微细光学结构层(1)设置于基底支撑层(1)朝向投影机的一侧,微细光学结构层(1)包括多个锯齿形的光学结构,每个光学结构包括成像层(12)和黑色吸光层(11)。投影系统包括上述光学屏幕以及位于光学屏幕斜前方的偏轴短焦投影机(4)。本发明的光学屏幕在明亮环境下,具有高增益、高对比度,同时还具有无表面眩光和高色彩还原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轴短焦正投影光学屏幕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投影机本身发光亮度的提高,大多数投影屏幕需要在自然光或者非常明亮的环境中使用。由于技术原理的问题,使用一般的玻珠幕、白塑幕、灰幕等来投影图像时,环境光越强投影图像上的黑色图案随之越亮,投影图像的对比度严重下降,图像色彩因叠加了环境光而变淡,导致色彩还原性很不理想。
因而在明亮环境下使用投影屏幕,尤其是正向投影屏幕,解决投影图像的色彩还原性能,特别是黑色图案的真实再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而需要一种能够真实再现黑色图像,在明亮环境下有高对比度的正向投影屏幕。
在已有的正投屏幕中,美国发明专利US6842282B2采用玻璃微珠层101与光栅层102结合的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了玻璃微珠的溯源反射特性,并用光栅的涂黑侧壁吸收了部分环境光108,从而提高了投影图像的对比度。然而该屏幕微珠溯源反射固有的特点使得,当观察者104偏离溯源反射光线105方向过大时,则投影图像亮度将急剧下降。即使在玻璃微珠层靠近投影机一侧,增加一个光线扩散层103,用以扩大图像反射光线的可视角度,但是部分图像反射光线106会因为光栅涂黑侧壁107的吸收,同样降低了投影图像显示亮度,尤其是在短距正向投影时,亮度损失更为严重。
国内现在常见的线光栅正投影屏幕如图2所示,沿垂直于屏幕方向剖开,断面形状是锯齿状结构(图中,1、2、3、4、5、6分别代表白色材料涂层、支承层、平板层、光栅光学结构、偏轴短焦投影机和环境光线),在锯齿的长边有部分白色材料涂层1,是屏幕的成像区域;其余表面均为黑色。偏轴短焦投影机的投影光以倾角(25至75度)投射到屏幕上,在屏幕的成像区域实现成像。由于屏幕表面黑色部分占比大,环境光照射到屏幕上大部分被吸收了,使得这类屏幕受环境光的干扰小,具有一定的抗光性。但是这种结构形式的线光栅屏幕存在很大的缺点,就是它的成像区域的白色材料涂层反光效果很差,导致屏幕的亮度增益只有0.4,即这类屏幕反馈投影机的亮度比普通的白墙还低(普通白墙的亮度增益可视为1.0),所以屏幕画面看起来会非常的暗。另外现在的线光栅屏幕的齿细结构的间距和齿形结构的角度是固定的,会导致部分小倾角的投影光射到屏幕成像区域外的黑色面上,被完全吸收,造成投影机亮度损失,屏幕画面也会看起来非常的暗。而屏幕亮度低,也直接反应为画面的对比度低、色彩还原性差等。
目前该类屏幕总厚度约0.4mm,用TPU和PET制成,PET为支撑层,TPU为光栅光学结构层。表现为软质,需要贴附在平板上,如墙面、蜂窝铝板、铝塑板,或张紧在框架上,形成完整的屏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线光栅屏幕亮度低、对比度低、色彩还原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高增益,高对比度,同时还具有无表面眩光和高色彩还原度的偏轴短焦正投影光学屏幕,并提供了一种包含该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偏轴短焦正投影光学屏幕,依次包括微细光学结构层、基底支撑层和平板层,所述微细光学结构层设置于基底支撑层朝向投影机的一侧,微细光学结构层包括多个锯齿形的光学结构,每个光学结构包括成像层和黑色吸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形的光学结构呈直线阵列排列;成像层和黑色吸光层之间设有金属反射层,黑色吸光层与基底支撑层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光幕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掩膜板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