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117.6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谢良坡;吴俊雄;欧阳经盛;华世铮;高建设;谢少华;王闾坡;张立瑞;谢少锋;康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2;F26B21/08;F26B21/10;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茶砖 发花 烘房 | ||
本发明公开了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于烘房顶部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下部设至少一烘房室,隔层内设置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隔层与烘房室内通过管路进行气、水热交互;所述气循环系统用于烘房内外气循环和供氧调节,所述水热循环系统用于调节烘房内部温度和湿度;所述烘房还设有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连接,包括电信号传输连接的传感器、控制器、云数据中心和人机交互平台,通过传感器收集烘房室内信息,传输至云数据中心,与人机交互平台设置参数进行比对,采用偏差值控制启闭气循环系统和水热循环系统,以调节烘房室内环境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
背景技术
烘房又称烘干固化房,主要针对大型电气、电机、涂料化学用品、外表进行固化、食品及各类产品的水分烘干。原始的茶叶烘房,是用炭火来提高发花房的温度,其撑控要全凭人的经验,且炭火燃烧消耗大量氧气,造成发花的氧气不足。现有技术茶叶烘房的水、热循环系统结构复杂,能耗高,气流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影响烘干效果,难以控制茶叶品质,加之发花周期长,无供氧功能常造成发花不均、发花失败的现象经常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烘房顶部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下部设至少一烘房室,隔层内设置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隔层与烘房室内通过管路进行气、水热交互;所述气循环系统用于烘房内外气循环和供氧调节,所述水热循环系统用于调节烘房内部温度和湿度;所述烘房还设有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连接,包括电信号传输连接的传感器、控制器、云数据中心和人机交互平台,通过传感器收集烘房室内信息,传输至云数据中心,与人机交互平台设置参数进行比对,采用偏差值控制启闭气循环系统和水热循环系统,以调节烘房室内环境条件。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为正反转双向变频风机,循环风机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循环系统包括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及湿度偏差值控制。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循环系统包括制氧机,所述制氧机与PLC自动控制系统间设有电磁阀开关,所述制氧机采用湿度偏差值和温度定值关闭设置。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加湿机和蒸汽加热翅片,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采用PID比例调节阀调节蒸汽加湿机出风口,实现湿度和加热温度的调节。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循环系统还包括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设定温度偏差值控制。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循环系统还包括除湿设备,所述除湿设备采用设定湿度偏差值控制,并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与蒸汽加热翅片联动。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湿度偏差值为-3%~1%,温度定值设定范围为38~42℃,温度偏差值为-1~2℃。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监控间隔为60秒。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设备,所述声光报警设备与控制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茶砖发花工艺设计烘房设备及设备的联动控制,将部分硬件设备与烘房主体部分分隔,减少管路长度,采用温度/湿度差值控制结合温度定值控制的方式,有效降低成本配置,同时避免硬件运行对茶砖的影响,使烘房的热效率从传统烘房的3~7%提高到4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未经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