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4500.5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隆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B21F11/00;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熊军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近开关 弹簧机 弹簧管 电磁切割 控制电机 控制系统 送料线 电机 接近开关检测 发送 弹簧生产 低速运行 发送信号 控制弹簧 前后设置 急停 送线 切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包括PLC、与PLC连接的弹簧机单元,弹簧机单元包括:电机、电磁切割装置、弹簧管送料线和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设有两个,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前后设置在弹簧管送料线上,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弹簧管后分别向PLC发送信号,PLC接收到第一接近开关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电机转为低速运行,PLC接收到第二接近开关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电机停止送线并控制电磁切割装置切割弹簧管,上述设置有利于控制弹簧管精度,克服电机高速急停时造成的误差,并实现同时控制多组弹簧机自动进行弹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弹簧机是指生产弹簧的机械设备,包括机身、操作面板等器件,弹簧的丰富和精密度的提高对弹簧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107497974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机,包括机架;丝线流道,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进料机构,设于所述丝线流道的前端;驱动机构,组装于所述机架上;上送料滚轮组,安装于所述丝线流道的上方;所述上送料滚轮组组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下送料滚轮组,安装于所述丝线流道的下方;其中,所述下送料滚轮组与所述上送料滚轮组相切于所述丝线流道;其中,所述下送料滚轮组组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弹簧成型机构,设于所述丝线流道的后端,所述弹簧成型机构组接于所述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存在如下不足:1、电机通过驱动机构匀速推动送料与弹簧成型机构,切断弹簧时弹簧精度受电机转速影响较大,弹簧成型不够稳定;2、无法同时生产规格不同的弹簧,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提高切割精度的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与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与PLC连接的弹簧机单元、与PLC进行人机交互的触控屏,
所述弹簧机单元包括:电机、电磁切割装置、弹簧管送料线和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电磁切割装置和电机分别与PLC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所述接近开关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前后设置在弹簧管送料线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弹簧管后分别向PLC发送信号,PLC接收到第一接近开关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电机转为低速运行,PLC接收到第二接近开关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电机停止送线并控制电磁切割装置切割弹簧管。
如上所述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PLC还连接有手动/自动控制盒第二接近开关。
如上所述基于PLC的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通过变频器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电机第二接近开关电连接。
如上所述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PLC通过变频器第二接近开关与电磁切割装置第二接近开关电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外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的多组弹簧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者使用触控屏将各个弹簧机单元第二接近开关的参数输入PLC;
S2、PLC接收并解释各个弹簧机单元第二接近开关的参数并向弹簧机单元第二接近开关的变频器第二接近开关发送信号开启电机进行高速送线;
S3、当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弹簧管时向PLC发送信号,PLC接收信号后控制电机转为低速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隆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隆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