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1672.7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彬;耿向飞;罗健辉;石阳;谢建勇;黄波;高阳;王平美;彭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阴离子 纳米 乳液 体系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核-壳结构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包括: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油相物质、增溶剂和水;
其中的微乳液为核-壳结构,外壳为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内核为油相物质;
所述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为N,N,N′,N′-十二烷基四取代二苯醚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液的液滴粒径分布为5~3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液的有效浓度为0.05~0.5%,即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油相物质和增溶剂的总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7%,油相物质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46%,增溶剂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物质为芳香烃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物质为二甲苯、吡咯烷酮、薄荷醇、α-蒎烯、β-月桂烯、苎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小分子醇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乙醇、丙醇、乙二醇、丁醇、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还包括无机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的质量含量为0~15%,不包括0。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将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油相物质、增溶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均相混合溶液;或者
将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油相物质和增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均相混合溶液;
S2、使用水或无机盐水将均相混合溶液稀释至低浓度条件,即得到核-壳结构的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
所述低浓度条件为微乳液的有效浓度0.05~0.5%,即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油相物质和增溶剂的总浓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均相混合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5~50%、油相物质5~30%、增溶剂5~20%和余量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和稀释均采用10~400rpm的搅拌进行。
14.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阴离子型纳米微乳液体系在低渗透、特/超低渗、致密与页岩油气的开采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6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