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1455.8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赖林松;吴排青;杨璐鸿;周志伟;马国东;尹建刚;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142 | 分类号: | B23K26/142;B23K2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尘装置,其包括:主体,其具有曲线流道,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吸尘动力源连通;第一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一辅助气流,该第一辅助气流的第一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入口的上方。本发明抽尘装置通过增设第一辅助气流,其出口位于抽尘主要的曲线流道入口的上方,第一辅助气流为正压,吹出的气流结合曲线流道的负压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的烟尘异味的清除效率。解决了现有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抽尘结构,较多的是采用单一的抽尘流道,抽尘效果不佳,而通过直接提高吸尘风机的功率,即使提高了抽尘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激光加工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加工的抽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加工广泛应用于面板行业,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加热工件,使温度迅速上升,使材料熔化。
激光切割是激光加工中比较常见,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随着激光切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各种材料的切割使用到了激光切割方式,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对于加工材料的精密切割日渐成为激光切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激光切割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异味以及少量粉尘,长时间附着在激光镜片表面会影响激光加工机的使用寿命,更严重者会阻碍机器的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效率,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这些吸入人体都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危害。
现有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抽尘结构,较多的是采用单一的抽尘流道,抽尘效果不佳,如果通过直接提高吸尘风机的功率,虽然提高了抽尘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激光加工质量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激光加工过程中,提高吸尘效率的抽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加工的抽尘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抽尘装置,其包括:
主体,其具有曲线流道,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吸尘动力源连通;
第一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一辅助气流,该第一辅助气流的第一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入口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第二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二辅助气流,该第二辅助气流的第二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靠近所述入口的拐折处,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气流的气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辅助气流的气压。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的吹气块,所述第一吹气口设置在所述吹气块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吹气口均匀分布在与所述主体的内腔的同一垂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吹气块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主体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进气管包括与压缩气体供应源连通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吹气块连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第一吹气口的口径为0.06~0.1m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的拐折流道,所述第二吹气口与所述拐折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吹气口为用于协助所述第二辅助气流产生气流附壁作用的气流间隙。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气流间隙大小为0.02~0.06m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抽尘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曲线流道的气压为负压,所述第一辅助气流的气压和第二辅助气流的气压均为正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