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信息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100101.2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8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北崎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6H10/40 | 分类号: | G16H10/40;G01N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英慧;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信息处理 装置 | ||
取得部(60)取得与检查相关的信息。关联部(64)将与检查相关的信息与检体容器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状态管理部(70)根据与检体容器的运动相关的信息,设定检体容器的状态。检体容器的状态可以包含使用预约状态和使用完毕状态,该使用预约状态是预约了在相关联的检查中使用的状态,该使用完毕状态是已在相关联的检查中使用的状态。在关联部(64)将与检查相关的信息与检体容器的识别信息相关联时,状态管理部(70)将检体容器的状态设定为使用预约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检体容器的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收纳多个检体容器的多个收纳部的检体架。检体容器具有存储检体信息的IC标签,在收纳部的底部配置有接收IC标签中存储的检体信息的天线。各天线与IC标签R/W连接,检体信息由天线接收并被IC标签R/W读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8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病理医师对活体组织进行确定诊断的流程中,首先,检查医师通过内窥镜等采集患者的组织,采集到的组织被放入检体容器中。检查结束后,检体容器运到病理室,病理技师从组织中切出适于诊断的部分,制作组织标本。病理医师用显微镜观察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
为了防止检体的混淆,在各医疗设施中作成病理检体处理手册。在手册中,关于将组织放入检体容器的工序,规定了在将组织放入检体容器之前将记载有患者姓名、患者ID等患者信息的标签贴附于容器主体。标签的后粘贴、向盖体的标签贴附出于防止混淆的目的而被禁止,医疗工作人员在确认了所粘贴的标签的患者信息之后,将采集组织放入检体容器的步骤贯彻始终。
然而,由于标签的印刷、贴附是医疗工作人员的手动作业,因此会产生标签的丢失或贴附错误等人为错误。因此,希望构建与处理手册的遵守不同地降低检体混淆的可能性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涉及对具有识别信息的检体容器的状态进行管理的医疗信息处理装置,医疗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与检查相关的信息;关联部,其将与检查相关的信息与检体容器的识别信息相关联;以及状态管理部,其设定检体容器的状态。状态管理部根据与检体容器的运动相关的信息,设定检体容器的状态。
另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形式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变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医疗辅助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医疗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3是表示检体容器和托盘的概略截面的图。
图4是表示处理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实施例的医疗辅助系统1的结构。医疗辅助系统1具备观察装置10、医疗信息处理装置50以及图像服务器52,它们通过LAN(局域网)等网络2相互连接。医疗信息处理装置50可以是管理与检查相关的信息的管理服务器。
在检查室3中设置有患者用床4、用于放置物品的载置台5、检查室用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识别)标签8、AP(接入点)9以及观察装置10。在内窥镜检查开始前,医疗工作人员将1个以上的检体容器20a、20b(以下,在不特别区别的情况下称为“检体容器20”)放入托盘30,带入检查室3内,放置到载置台5。载置台5可以作为将组织放入检体容器20时的作业台来利用,优选配置在距患者用床4近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100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基站
- 下一篇: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