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的多信道虚拟感应机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9393.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刚;韩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0 | 分类号: | H04W7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信道 虚拟 感应 机制 | ||
公开了使用虚拟感应来共享信道可用性信息的技术。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无线终端通过无线通信介质接收承载多个信道的多信道占用信息的消息,以及由所述无线终端通过使用所述多信道占用信息避免冲突来执行对所述无线通信介质的接入。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档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的网络,以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点(STA)通信。接入点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点发射承载管理信息、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无线电信号,并且无线站点可以通过时分双工(TDD)在同一频率信道或通过频分双工(FDD)在不同的频率上向接入点发射无线电信号。
IEEE802.11是一种专为无线局域网(WLAN)设计的异步时分双工技术。WLAN的基本单元是基本服务集(BSS)。基础设施BSS是通过与接入点(AP)相关联以连接到有线网络或互联网的有站点的BSS。在基础设施BSS中,接入点和站点通过使用带有避免碰撞(CSMA/CA)技术(一种TDD机制)的载波感应多址共享同一频率信道来实现多址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专利文档中描述了如下技术:使用多信道虚拟感应机制,在多个信道上向接收站同时提供同一或不同的基本服务集(BSS)的信道占用信息,以提高接收站在多信道运行中的载波感应性能。
在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无线终端通过无线通信介质接收承载多个信道的多信道占用信息的消息,以及由所述无线终端通过使用所述多信道占用信息避免冲突来执行对所述无线通信介质的接入。
在另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确定无线网络附近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可用的多个信道的多信道占用信息;以及由所述接入点在消息中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多信道占用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之一的硬件平台。
在另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存储体现上述方法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上述各方面的细节及其实现在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进行了阐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5GHz频段信道化的示例。
图2示出了IEEE802.11的现有技术EDCA机制的示例。
图3示出了基础设施BSS的示例。
图4A-4C示出了用于承载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MAC帧结构的示例。图4A是在MAC帧头中承载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示例。图4B是在信息元素中承载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示例。图4C是在修改后的现有控制帧或新的MAC帧中承载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示例。
图5示出了在共址的BSS部署情况下使用多信道虚拟感应机制的示例。
图6示出了传输具有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帧并对多个信道上执行提前调度的示例。
图7示出了在多个AP协同部署中使用多信道虚拟感应机制的示例。
图8示出了传输具有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帧并设置NAV阵列的示例。
图9示出了请求多信道虚拟感应信息的示例。
图10示出了一个无线通信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显示了一个无线通信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实现本文档所述方法和技术的硬件平台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下一篇:指令列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