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用户设备的增强的内置语音邮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5233.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朱利安;马克西姆·马蒂厄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33 | 分类号: | H04M1/72433;H04M1/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冯薇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用户 设备 增强 内置 语音 邮件 | ||
一种用于处理语音或视频呼叫的用户设备(UE),例如智能电话、PC、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该UE具有集成在其OS中或应用形式的语音邮件客户端,该UE被配置为:接收呼入呼叫消息,使得最多在预设的无应答时间段内提醒有关呼入呼叫,在预设的无应答时间段之后,如果呼叫未被应答,则呼叫被设置为从呼叫方向基于网络的语音邮件中心完成;以及在预设的无应答时间段到期之前,应答呼入呼叫,使得呼叫被建立在呼叫方与UE的语音邮件客户端之间,其中,呼叫向基于网络的语音邮件中心未完成。语音邮件客户端还被配置为:使用UE的语音邮件客户端,在与呼叫方的呼叫上为呼叫方播放问候消息;记录来自呼叫方的语音消息;以及向UE的用户提醒有关语音邮件消息。因此,语音邮件消息在UE上本地保存和访问,避免了信令到基于网络的语音邮件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语音邮件(voice mail)系统。
背景技术
语音邮件系统允许呼叫方给不可及的被叫方留语音消息。
固定电话首次为呼叫者提供了一种经由通常连接到被叫方电话线路的答录机为被叫方留语音消息的方法。在电话铃响一段时间后,如果被叫方未接听电话,则答录机播放问候消息,该问候消息邀请呼叫方为被叫方留语音消息。被叫方将在稍后的时间点收听所存储的消息。
该构思的进一步增强是在固定电话中实施基于网络的答录机。被叫方不再需要在家中购买和设置答录机,这是因为固定电话运营商允许该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即当被叫方在一定时间段后未接听电话时,该呼叫被重新路由到基于网络的语音邮件服务器,该基于网络的语音邮件服务器播放问候并保存呼叫方的语音消息。于是,被叫方然后可以拨入基于网络的语音邮件服务器以收听所存储的消息。
蜂窝电话也实施了使呼叫方能够给被叫方留消息的语音邮件消息传递。
例如,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语音邮件是通过呼叫转移服务(具有与被叫方相关联的各种触发,例如在忙碌、无回复/无应答、非活动等情况下进行转移)处理到转移号码(C号码)。
当来自呼叫方的呼叫到达访问的MSC时,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用于确定被呼叫的电话,即MSRN映射回被叫方的IMSI(国际移动订户标识)。MSC(移动交换中心)寻呼在注册IMSI的区域中的所有基站,以便向被叫方电话通知有针对其的呼入呼叫。如果被叫方订户应答,则然后通过访问的MSC和网关MSC建立回到呼叫方的网络的语音路径,然后进行正常呼叫。但是,如果被叫方订户未应答(例如,该订户忙于另一个呼叫(并且未使用呼叫等待)),则访问的MSC会将呼入呼叫路由到预定的遇忙呼叫前转(CFB)号码,该号码在当前场景中是语音邮件服务器的号码。一旦检测到呼叫,就会进行CFB转移,并且呼叫传送过程确定订户正忙并且没有呼叫等待。
类似地,如果订户在一段时间(例如,30秒)后未应答呼叫,则访问的MSC将呼叫路由到预定的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y)号码。运营商可以决定将该值默认设置为移动电话的语音邮件服务器,使得与语音邮件服务器联系,并且呼叫者可以为被叫方留消息。
此外,在又一个场景中,如果订户由于不在覆盖范围内或者其电池已用完/被移除而没有响应寻呼请求,则访问的MSC将呼叫路由到预定的不可达呼叫前转(CFNRc)号码。再次,运营商可以决定将该值默认设置为移动电话的语音邮件服务器,使得呼叫者可以留消息。
当终端侧被设置为是语音邮件系统时,在呼叫方和语音邮件系统之间建立呼叫,该语音邮件系统为用户播放问候,邀请用户留语音消息。当完成此操作时,在成功记录消息后,语音邮件系统通常通过SMS或MMS向被叫方提醒所记录消息的存在。每当被叫方希望时,它可以调用语音邮件服务器以收听和管理(例如丢弃、重播、存储)所存储的语音消息。
因此,在GSM中,当被叫方在另一条线路上忙并且没有激活呼叫等待特征时,也会立即将呼叫重定向到语音邮件服务器,但通常发生在用于用户接听电话的预设时间段到期之后,如在CFNRy或CFNRy场景中。
这样的预设时间段可以由网络运营商或订户自身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5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