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4695.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牛田圭亮;岩田尚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 ||
导丝包括芯轴、从导丝的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弯曲的线圈体、以及将芯轴与线圈体固定的固定部。芯轴具有:第一接触部,其与线圈体的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的内侧面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其在比第一接触部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与线圈体的弯曲方向的内侧面接触。固定部具有:第一固定部,其在比第一接触部更靠近基端侧的位置,将芯轴与线圈体固定;以及第二固定部,其在比第二接触部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将芯轴与线圈体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丝。
背景技术
将导管等插入血管时使用的导丝已为人所熟知。在这样的导丝中,为了提高血管选择性而将导丝平稳地引导至血管内的目标部位,有时会使导丝的前端部分具有小的弯曲等形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导丝,该导丝通过在芯轴(芯线)的前端部设置板状的板状部,从而使得对导丝的前端部分的赋形变得容易。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导丝,该导丝通过在芯轴(芯构件)上设置挠性的弯曲部来提高操作自由性。专利文献3则公开了一种导丝,该导丝具有由套筒和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芯轴(芯线),并具有电气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8-27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表2004-533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2-199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金属线圈制的导丝一般包括上述芯轴和在芯轴上卷绕线材而形成的线圈体。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使芯轴和线圈体(管状构件)的轴错开的状态下固定芯轴和线圈体。这样,可以保持赋予给导丝的形状。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导丝中,由于线圈体的刚性低,尤其是在对被赋形的部分施加负荷时,存在赋予给导丝的形状不易保持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1和3所述的导丝中,对赋予给导丝的形状的保持未做公开。而且,这样的课题对于插入到人体内各器官中的导丝来说是共通的,其中,人体内各器官不限于血管系统,对于插入到淋巴腺系统、胆道系统、泌尿道系统、呼吸道系统、消化器官系统、分泌腺和生殖器官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前端部分的赋形容易、并且使所赋予的形状容易保持的导丝。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其能够作为下述方式而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导丝。导丝包括:芯轴;线圈体,其通过在所述芯轴上卷绕线材而形成,并从所述导丝的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弯曲;以及固定部,其固定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体;其中,所述芯轴具有:第一接触部,其与所述线圈体的所述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的内侧面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其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更靠近所述前端侧的位置,与所述线圈体的所述弯曲方向的内侧面接触,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一固定部,其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更靠近所述基端侧的位置,将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体固定;以及第二固定部,其在比所述第二接触部更靠近所述前端侧的位置,将所述芯轴与所述线圈体固定。
根据该结构,芯轴在第一接触部与线圈体的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的内侧面接触、比第一接触部更靠近前端侧的第二接触部与线圈体的弯曲方向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下,在基端侧的第一固定部和前端侧的第二固定部的这两处固定于线圈体。因此,即使在对导丝施加减小线圈体的弯曲曲率的方向(换言之,取得弯曲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由于芯轴被第二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这两点支承,因此仍能够相对于所施加的力对芯轴施加拉伸力,因而能够保持线圈体的弯曲。而且,在对导丝施加增大线圈体的弯曲曲率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以第二接触部为支点从线圈体向芯轴施加弯曲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对线圈体进一步赋形。其结果是,根据本结构,可以提供一种使前端部分的赋形容易、且所赋予的形状容易保持的导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未经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4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筒以及药筒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方法中的使用
- 下一篇: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