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合剂、电极合剂的制造方法、电极结构体、电极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2666.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岚民人;青木健太;小林正太;佐藤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吴羽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91;H01M4/525;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合剂 制造 方法 结构 以及 二次 电池 | ||
1.一种电极合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设于集电体上的电极活性物质和用于将该电极活性物质粘结于该集电体的粘合剂组合物,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偏氟乙烯共聚物,具有极性基团;以及丙烯酸系聚合物,具有源自下述式(1)所示的单体的构成单元,
[化学式1]
式中,R1、R2以及R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1~6的氟取代烷基,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锂金属氧化物,
Li1+xMO2···(2)
X为满足-0.15X≤0.15的数,M为Ni或包含Ni的两种以上的元素组,在M为包含Ni的两种以上的元素组的情况下,包含50mol%以上的N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性基团为羧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含有源自偏氟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自下述式(3)所示的单体的构成单元,
[化学式2]
式中,R4、R5以及R6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X是主链由原子数1~20构成的分子量500以下的原子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氯量为1000pp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与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不同的偏氟乙烯系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合剂,其中,包含溶剂。
7.一种电极合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具有极性基团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具有源自下述式(1)所示的单体的构成单元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以及电极活性物质混炼的工序,
[化学式3]
式中,R1、R2以及R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1~6的氟取代烷基,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锂金属氧化物,
Li1+xMO2···(2)
X为满足-0.15X≤0.15的数,M为Ni或包含Ni的两种以上的元素组,在M为包含Ni的两种以上的元素组的情况下,包含50mol%以上的Ni。
8.一种电极结构体,其具备集电体和设于该集电体上的电极合剂层,
所述电极合剂层是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合剂而形成的层。
9.一种电极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合剂涂布于集电体表面并使其干燥,由此在该集电体表面上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涂膜实施热处理的工序。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吴羽,未经株式会社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26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