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置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92199.1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0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樋口达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英慧;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置 系统 | ||
处置系统(1)具有:引导鞘(4),其在具有长度轴的管状的鞘主体(5)的前端具有预先向与长度轴交叉的方向弯曲的预弯部(6);以及套管(2),其具有供该引导鞘(4)贯通的第1管腔(3)和供内窥镜(12)贯通的第2管腔(9),划定第1管腔(3)的内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具有能够在使预弯部(6)弯曲的状态下收纳引导鞘(4)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系统,该系统具有:导管,其具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管腔;引导鞘,其被插入到管腔内,从导管的前端突出;以及处置器具,其经由引导鞘内被引导至导管的前端,对患部进行处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引导鞘由比较硬质的原材料构成,其前端部预先被赋予弯曲性。引导鞘在被配置于管腔内时变形为大致一条直线状,在从管腔露出时要返回弯曲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26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引导鞘在被插入到管腔内的状态下,被矫正为笔直,因此,要返回弯曲的形状而被管腔的内表面强力地按压。因此,在与管腔的内表面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在从导管的基端到前端的全长范围内插入时的插入性恶化。此外,由于从在管腔内被矫正为大致一条直线状的状态起露出到管腔外,因此即使矫正状态被解除,也无法充分复原弯曲形状。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处置系统:提高被赋予弯曲性的引导鞘经由套管的管腔的插入性,并且,在从套管的前端突出的位置处能够充分复原弯曲形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处置系统,其具有:引导鞘,其在具有长度轴的管状的鞘主体的前端具有预先向与所述长度轴交叉的方向弯曲的预弯部;以及套管,其具有供该引导鞘贯通的第1管腔和供内窥镜贯通的第2管腔,划定所述第1管腔的内周面具有能够在使所述预弯部弯曲的状态下收纳所述引导鞘的横截面形状。
根据本方式,使第2管腔中贯通的内窥镜和第1管腔中贯通的引导鞘的前端的预弯部从配置于体腔内的套管的前端露出,能够一边使用内窥镜进行体腔内的观察,一边使用引导鞘内贯通的处置器具对体腔内的组织进行处置。管状的引导鞘内贯通的处置器具即使不具有独自的弯曲机构,也模仿预弯部的弯曲形状进行弯曲,从预弯部的前端向开口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对被配置于开口方向前方的体腔内的组织进行处置。
该情况下,定义第1管腔的内周面的横截面形状被形成为能够在预弯部弯曲的状态下收纳预弯部的形状,因此,在引导鞘被收纳于第1管腔内的状态下,也不会对预弯部施加将弯曲矫正为笔直的外力。由此,提高引导鞘经由套管的第1管腔的插入性,并且,在预弯部从套管的前端突出的位置处能够实现预弯部的期望的弯曲形状。
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套管一体地形成有所述套管的外周面、划定所述第1管腔的内周面和划定所述第2管腔的内周面。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关于划定所述第1管腔的所述内周面,在所述套管的全长范围内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固定,该横截面形状具有:圆形部,其具有比所述鞘主体的外径尺寸大的内径尺寸;以及槽部,其在该圆形部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凹陷。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被配置于体腔内的状态的套管的基端侧将鞘主体配置于第1管腔的圆形部,将预弯部配置于第1管腔的槽部,将引导鞘插入到第1管腔内,使预弯部从套管的前端突出。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管腔的横截面形状具有沿着所述第1管腔和所述第2管腔的排列方向即第1方向的第1尺寸、以及比该第1尺寸大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第2尺寸,所述槽部向所述第2方向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2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