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1402.3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泰;泷川道生;丸山贵史;宇田川重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S7/03 | 分类号: | G01S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明浩;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装置 | ||
具备:雷达主体部(2),其放射雷达波,并接收被对象物反射后的雷达波的反射波;以及电介质基板(3),其在一个面周期性地配置有多个凸形状的匹配层(30),在另一个面侧安装于前挡风玻璃(100)的状态下,从雷达主体部(2)放射的雷达波向多个匹配层(30)入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车室内的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上安装有各种传感器。例如,毫米波段的雷达装置(以下记载为雷达)被用于测定与对象物之间的距离。该雷达使用毫米波段的电磁波进行测定,因此,在难以使用光波段的传感器的夜间是有效的。此外,从外观性的观点出发,雷达大多安装于车辆的底部或者汽车标志的背侧。但是,在这些的安装位置中,如以下所示,雷达的性能可能大幅劣化。
在安装于车辆的底部的雷达中,受到通过雷达波被地面反射的反射波而形成的多径的影响较大。例如,由于多径波而在探测区域内形成雷达的接收灵敏度大幅下降的无效方向。
此外,在安装于汽车标志的背侧的雷达中,雷达波有时被汽车标志散射而无法形成合适的射束图案。这是使雷达的探测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设置在车室内的雷达。该雷达在前挡风玻璃的上部安装于车室内侧。因此,降低了多径波对雷达的影响,雷达未露出到汽车的外部,因此,外观性也没有受到损害。但是,当前挡风玻璃中的雷达波的散射及损耗较大时,雷达的增益大幅下降,探测距离变短。
对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雷达具备设置于前挡风玻璃的电介质层。在前挡风玻璃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损耗受到前挡风玻璃的材料的物性值的影响较大,因此,难以降低。但是,前挡风玻璃的表面的电磁波的反射通过设置电介质层而被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29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雷达中,由于雷达波相对于玻璃面倾斜入射,因此,难以控制电介质层中的雷达波的透过特性。
此外,前挡风玻璃并非是平坦的平面,因此,通常难以进行较硬且没有柔软性的电介质基板(电介质层)的粘贴作业。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改善向电介质面入射的雷达波的透过特性的雷达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雷达装置具备:雷达主体部,其放射雷达波,并接收被对象物反射后的雷达波的反射波;电介质基板,在其一个面周期性地配置有多个凸形状的电介质部,在另一个面侧安装于电介质面的状态下,从雷达主体部放射的雷达波向多个电介质部入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雷达波向凸形状的电介质部入射,因此,抑制了电介质面上的雷达波的反射。由此,改善了向电介质面入射的雷达波的透过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雷达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介质基板的立体图。
图3A是示出以xz面切断了实施方式1中的电介质基板和前挡风玻璃而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图3B是示出以yz面切断了实施方式1中的电介质基板和前挡风玻璃而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图3C是示出以xz面切断了以往的电介质基板和前挡风玻璃而得到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4示出计算入射到电介质基板的雷达波的频率与透过电介质基板的雷达波的相对振幅的关系的结果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送风机、电动吸尘器及手干燥装置
- 下一篇:用于BWP的随机接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