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1129.4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松;吴毅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若兰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接入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同一时刻不同终端在不同的PRACH载波发送相同的preamble时出现的msg3冲突问题。该方法中,终端在PRACH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前导码,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RAPID以及RAR,RAPID与RAR一一对应。进一步地,终端确定第二消息中存在用于标识终端发送的前导码的RAPID,并解析与确定的RAPID对应的RAR,进而在判断解析出的RAR中包括的标识信息所标识的PRACH载波与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时利用的PRACH载波相同时,确认解析出的RAR为网络设备发送给自身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中,终端与基站在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之前,首先需要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具体的,基站可以广播系统消息,系统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具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载波和前导码(preamble)。其中,NB-IoT系统中每个PRACH载波与唯一的preamble相映射,PRACH载波的带宽为3.75KHz。终端接收到系统消息后,可以选择PRACH载波,并在该PRACH载波上发送包含与该PRACH载波对应的preamble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相应地,基站在接收到msg1后,可以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msg2),其中msg2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标识(random access preamble identifier,RAPID)以及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RAR)。终端在接收到msg2后,通过识别RAPID标识的preamble是否与自身发送的preamble相同,来判断msg2中是否包含基站反馈给自己的RAR,若有,则可以根据RAR中指示的上行授权,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msg3)。
与现有NB-IoT系统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式不同,230MHz IoT系统中PRACH载波与preamble之间并未配置成一一映射的关系,故230MHz IoT系统中随机接入资源分为两个维度,一维是PRACH载波,一维是preamble。这可能出现同一时刻,不同终端选择同一preamble,并分别在不同PRACH载波上发送msg1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同终端发送的msg1中包含同一preamble,相应地,基站反馈的msg2中包含用于标识所述同一preamble的RAPID。那么不同终端在检测到msg2后,均可以判断出msg2中包含与自身发送的preamble相同的RAPID,这将出现不同终端选用同一RAR中指示的上行授权发送msg3的情况,导致不同终端发送msg3时出现冲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同一时刻不同终端在不同的PRACH载波发送相同的preamble时出现的msg3冲突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中,终端在PRACH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前导码的第一消息,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括RAPID、以及RAR,RAPID与RAR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中存在用于标识所述终端发送的前导码的RAPID,并解析与确定的RAPID对应的RAR,进而在判断解析出的RAR中包括的标识信息所标识的PRACH载波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时利用的PRACH载波相同时,确认所述解析出的RAR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