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物质保持用管、电极和铅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9336.6 | 申请日: | 201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76 | 分类号: | H01M4/76;H01M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郭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物质 保持 电极 蓄电池 | ||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其为将至少2块纤维基材重叠并形成为中空筒状而得的活性物质保持用管,2块纤维基材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相对于轴向的拉伸强度之比彼此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物质保持用管、电极和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被广泛用作工业用或民生用的二次电池,特别是电动车用铅蓄电池(例如叉车用蓄电池)、和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供给)、防灾(紧急)无线、电话等的备用铅蓄电池的需求多。
铅蓄电池例如由筒状的管、插入至管内的芯棒(集电体)、以及填充于管与芯棒之间的电极材构成。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筒状的管,公开了一种以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织布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3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为了适合长时间使用铅蓄电池,提高铅蓄电池的循环特性很重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铅蓄电池的循环特性的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及使用其的电极。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铅蓄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作为第1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其为将至少2块纤维基材重叠并形成为中空筒状而得的活性物质保持用管,2块纤维基材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相对于轴向的拉伸强度之比彼此不同。
在第1方案中,优选2块纤维基材中,外侧纤维基材的轴向的拉伸强度大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内侧纤维基材的轴向的拉伸强度小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
作为第2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其为将至少2块纤维基材重叠并形成为中空筒状而得的活性物质保持用管,2块纤维基材中,外侧纤维基材的轴向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内侧纤维基材的轴向的拉伸强度之比即第一比、和外侧纤维基材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内侧纤维基材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之比即第二比中的任一者超过1,另一者小于1。
在第2方案中,优选第一比超过1,第二比小于1。
作为第3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其为将至少2块纤维基材重叠并形成为中空筒状而得的活性物质保持用管,2块纤维基材具有纤维取向性,按照活性物质保持用管的轴向与纤维取向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彼此不同的方式重叠。
在第3方案中,优选外侧纤维基材的轴向与纤维取向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小于内侧纤维基材的轴向与纤维取向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
在第1~第3方案中,活性物质保持用管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强度相对于轴向的拉伸强度之比优选为0.5~2.6。
在第1~第3方案中,优选2块纤维基材的至少一方的单位面积重量大于或等于50g/m2。
作为第4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其具备:上述活性物质保持用管、以及配置在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内的芯棒和电极材。
作为第5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具备上述电极作为正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提高铅蓄电池的循环特性的活性物质保持用管及使用其的电极。另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循环特性优异的铅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铅蓄电池的示意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9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装置使用情况的声学检测
- 下一篇:用于辅助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