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中消息代理的唯一服务标识符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88804.8 | 申请日: | 201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G·米克洛斯;A·米赫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H04W8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李宓;陈静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服务 体系结构 消息 代理 唯一 标识符 | ||
在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中包含消息代理。一种用于处理针对由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通信网络提供的服务的服务发现请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实体(100、200)处处理服务发现请求,包括以下步骤:‑在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通信网络中从请求服务的客户端接收(S31,S51)服务发现请求,其中服务由多个不同的处理实体(31、32)提供,所接收的服务发现请求包括多个服务相关参数,‑向服务发现请求分配(S32,S52)服务标识符,所述标识符将接收到的服务发现请求链接到多个服务相关参数,‑在处理服务发现请求的实体处将具有服务标识符的多个服务相关参数存储,‑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服务发现请求,向客户端发送(S33,S56)服务发现响应,所述服务发现响应包括服务标识符,‑接收(S36,S57)与服务有关的后续请求,所述后续请求包括服务标识符,‑基于在后续请求中存在的所接收到的服务标识符和所存储的多个服务相关参数,确定用于后续请求的多个服务相关参数,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多个服务相关参数,确定(S37,S58)能够处理与该服务相关的后续请求的处理实体(31、32)的列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针对由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通信网络提供的服务的服务发现请求的方法,并且涉及处理服务发现请求的相应实体。此外,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和包括该计算机程序的载体。
背景技术
第五代无线系统和移动网络(缩写为5G)是继当前第四代(4G)/高级国际移动通信(高级IMT)标准之后的电信标准。
5G的目标之一是,与传统的4G网络相比,其数据流量处理能力得到了改善,从而可以在特定区域中获得更高密度的用户设备UE。此外,5G研发的目标是比4G设备更低的延迟和更低的电池消耗,以更好地实现例如物联网IoT,应用程序。
例如,与4G网络相比,传统的点对点接口和协议在5G中通过所谓的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SBA进行了修改,其中网络功能NFs利用基于HTTP 的通信协议来向一个或多个服务消费者提供支持。换句话说,不同的NFs 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服务,这些服务是可以以隔离的方式改变和修改的自包含功能。
系统流程(例如但不限于附着流程,服务请求流程和切换流程)涉及不同NFs中的服务,并包括这些服务之间的消息序列,从而调用服务操作。
因此,服务使用消息与其他服务通信。可以区分两种主要类型的消息,即同步(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se))和异步(发布-订阅(Publish- Subscribe))消息。为了找到与之通信的服务,可能需要服务发现过程。服务发现对于动态配置特别有用,尤其是在云环境中,在云环境中,服务可能具有一组实例,并且服务的实例或处理实体的数量可能会由于故障或根据负载而动态变化,以提供动态缩放。因此,服务发现还应该提供或补充用于处理服务实例故障转移的机制,即提供服务的处理实体以及跨服务的多个实例的负载平衡。
涉及发现过程的示例服务请求如图1所示。该机制类似于也在3GPP SA2中提出的机制。客户端10表示发布请求的服务,而服务器是客户端想与之通信的给定服务的不同实例。这是客户端侧发现,即,客户端负责确定可用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负载平衡请求。在步骤S11 中,客户端查询服务注册表20,该服务注册表20是可用服务实例31、32 的数据库。在3GPP提案中,这是网络存储库功能(NRF)。每个服务实例 31、32负责向服务注册表20注册和注销自己。客户端10可以具有来自不同服务实例(虚线)的连续负载和健康信息。客户端10然后使用负载-平衡算法以便基于该信息选择可用服务实例31、32之一,并发出请求(步骤 S12)。
有许多功能需要结合服务通信来实现,并且现有技术体系结构的状态要求针对每个服务分别实现这些功能。此类常见功能包括
·服务发现,其包括嵌入在客户端请求中的并且应基于与服务器的协商过程进行选择的可选服务特征。然后,每个客户端应将接收到的信息保存在其本地缓存中用于将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8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