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涂层和涂覆有该底涂层的制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82977.9 申请日: 2018-11-12
公开(公告)号: CN111511845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1
发明(设计)人: P·古普塔;G·库玛尔 申请(专利权)人: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主分类号: C09D5/08 分类号: C09D5/08;C09D127/06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王世娜
地址: 德国杜***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涂层 涂覆有 制品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涂层组合物,其包含:a)通过共聚单体混合物的聚合获得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单体混合物包含:基于所述共聚单体的总重量,85至98重量%的氯乙烯、2至10重量%的乙酸乙烯酯以及0至5重量%的选自C2至C8烯烃、偏二氯乙烯和苯乙烯的共聚单体;b)包含至少一种环氧化天然油或由至少一种环氧化天然油组成的增塑剂;以及,c)至少一种具有封端异氰酸酯基团的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化合物,其中与用壬基苯酚封端的对应异氰酸酯的解封温度相比,所述异氰酸酯基团用能够在+/‑20℃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解封的封端剂封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广义上说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的新的保护性涂层。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品(article of manufacture),所述制品底涂有包含保护性共聚物、增塑剂和助粘剂的组合物,并且所述制品适于在车辆(例如汽车、卡车等)的底表面上使用。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施用保护性涂层来防止金属腐蚀。在车辆制造及维护领域中,例如,通常将保护性底涂层(undercoating)施用于:车辆底部(underbody):地板和与其相关的车架和下横梁(sub-cross)构件;车尾行李箱舱、轮舱和其它空腔;以及车门下围板(rocker panel)。这些结构元件的这种底涂层防止成分金属尤其是被盐、氧气和水腐蚀,并且还防止卵石、石头和其它微粒碎屑通过撞击导致的对那种金属的侵蚀和磨损。

必不可少的是,结构元件必须在金属与底涂层之间具有强的结合力,以便于防止保护性涂层与金属发生分离。还必不可少的是,底涂层本身针对与盐、水和其所经受的各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具有强耐受性。还必不可少的是,底涂层本身针对其经受的磨损作用和侵蚀作用具有高耐受性。在已知技术中,这些需求已经促使开发出了许多替代性的底涂层溶液。

美国专利号4,282,131(Trousil)公开了一种底涂层组合物,其包含: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含水乳液;云母片;以及作为消泡剂的氢氧化铵。

EP0546635(Shell International Research)描述了一种汽车底部涂覆组合物,其包含: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含有单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嵌段和任选地已经被氢化的聚共轭二烯的嵌段;聚(单烯基芳香族)嵌段改性树脂;任选存在的聚(共轭二烯)改性树脂;增塑剂;填料;以及稳定剂和/或阻燃剂。

EP0364738(W.R.GraceCo.)描述了用作耐磨性聚氨酯汽车底涂层的双组分(2K)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多元醇组分是未改性的蓖麻油或用环己酮-甲醛缩合物改性的蓖麻油。改性的蓖麻油可以通过添加新戊二醇和己二酸的反应产物来进一步改性。多异氰酸酯组分包含基于MDI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基于环氧烷的多异氰酸酯预聚物。

WO 2001096480 A2(The Dow Chemical Company等)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底部的涂覆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沥青在水中的乳液或分散体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碱土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碳酸盐和碱金属硫酸盐的填料。

应当承认,上述类型的底涂层构成了整个涂料或涂层体系的一部分。例如,前述汽车部件的已知涂层体系可以由以下构成:固定在基材表面上的底涂层,然后是底漆(primer)、色漆(base coat)和面漆(top coat)。由于未固化的涂层的固有湿碰湿不相容性,因此在可施用下一层涂层之前,通常必须将该体系的每个涂层在单独的阶段或烘箱中固化/烘烤。因此,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有义务提供配备多个烘箱的涂装车间,其中每个烘箱专门用于特定涂层的干燥和固化。这会使得这种车间在能量上和经济上都是低效率且昂贵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了本领域需要开发这样一种底涂层组合物,所述底涂层组合物在固化时保持保护功能,但是在未固化时与例如底漆、色漆和清漆的未固化涂层具有优异的湿碰湿相容性。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需要能够消除在施用底涂层和直接沉积在其上的涂层之间的烘箱加热步骤。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2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