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镀膜用涂敷剂、阻气性膜和包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9820.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土肥知树;加贺谷浩之;手岛常行;近藤明宏;武田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B32B27/00;B65D65/00;C09D16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毅群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 敷剂 气性 包装材料 | ||
本发明涉及蒸镀膜用涂敷剂和阻气性膜,该蒸镀膜用涂敷剂含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和聚酯(B),所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具有来自作为多元羧酸成分(A1)与多元醇成分(A2)的缩聚物的聚酯(A3)的酯骨架、并且相对于上述多元羧酸成分(A1)总量含有10~70摩尔%的邻位取向性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中的至少1种,所述聚酯(B)为包含邻位取向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多元羧酸成分(B1)与多元醇成分(B2)的缩聚物、并且相对于上述多元醇成分(B2)总量含有50~100摩尔%的甘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镀膜用涂敷剂、和使用其的阻气性膜。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内容物,通常对于食品、饮料等的包装材料要求阻隔水蒸气、氧气等的阻气性。关于对包装材料赋予阻气的方法,广泛使用对拉伸膜实施阻气涂敷的方法、通过共挤出阻气性的树脂而将其设置在多层膜的层中等方法,其中,对膜赋予蒸镀层的蒸镀法为不论气体种类如何,都可以容易地赋予阻隔功能的优异方法。
蒸镀法中使用的基材膜有拉伸膜和非拉伸膜,例如,设置有铝等金属蒸镀层作为阻气层的蒸镀膜使用拉伸膜和非拉伸膜均可。但是,蒸镀层的厚度通常薄至10~50nm,因此容易产生针孔,有时阻气功能不稳定。尤其是在基材膜为非拉伸膜的情况下,由于与拉伸膜相比膜更容易伸长、膜本身缺乏阻气性,因此阻气功能尤其容易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设置有二氧化硅、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的蒸镀层作为阻气层的透明蒸镀膜中,蒸镀层比金属脆,因此几乎不使用非拉伸膜,基本上使用尺寸稳定性更高的拉伸膜。即便如此,仍然无法很好地解决裂纹、针孔所致的阻隔性能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赋予阻气性的蒸镀层的此类问题,特别是对透明蒸镀膜,正在广泛进行用外涂层保护蒸镀层的操作。
作为针对透明蒸镀层的外涂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透明阻气层叠体,其具有阻气被覆层,所述阻气被覆层是在无机氧化物层、即所谓的透明蒸镀层上涂布阻气被覆液而成的,所述阻气被覆液以水溶性高分子以及包含(a)1种以上的金属醇盐、(b)1种以上的金属醇盐的水解物或(c)氯化锡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水溶液、或水/醇混合溶液为主要成分。但是,水溶性高分子的涂布干燥性差,而且包含难以进行反应控制的溶胶凝胶工艺,因此存在难以进行外涂液的反应管理和再利用、涂布方法烦杂的问题。
另外,铝等的金属蒸镀层与透明蒸镀层相比,对弯曲的追随性良好,因此设置外涂层的例子较少,但是,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无拉伸铝蒸镀膜,其出于提高以一定比例存在针孔等的金属蒸镀层的阻隔性能的目的而在基材层上设置有铝蒸镀层,所述基材层由至少2层构成,且该基材层包含将含有聚丙烯的树脂组合物A与树脂组合物B层叠而成的构成,所述树脂组合物B为含有降冰片烯与乙烯的共聚物的环状聚烯烃系高分子和聚烯烃的混合物。本方法通过在包含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均高于单独的聚丙烯的环状聚烯烃系高分子的膜基材上进行蒸镀来赋予阻隔性等稳定性。但是,本方法存在使用2层构成的膜来作为基材膜、制造方法烦杂且成本提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申请人们发现,作为阻气性优异的多层膜,具有下述阻气性粘接剂层、和铝蒸镀层或含铝箔的层的阻气性多层膜的阻气性优异,所述阻气性粘接剂层含有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酯多元醇、包含例如邻位取向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多元羧酸成分、和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而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但是,该阻气性膜中使用的粘接剂为反应性的2液型粘接剂,因此作为粘接剂而混合后,必需立即涂布到蒸镀膜上并与第二基材进行层压。即,为了保护蒸镀膜的蒸镀层而需要第二基材,为了应用粘接剂而需要层压装置等,对于保护蒸镀膜的蒸镀层本身的目的而言,工序还是烦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1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50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24921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动收折的自行车龙头
- 下一篇:脉动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