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9002.0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杨俊;杜丙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使双方设备及时发现Wi‑Fi连接出错,并进行容错处理。具体方案包括: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的过程中,第一设备发现第一通信连接出错;第一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连接的错误信息。其中,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一通信连接不同,上述错误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连接出错。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技术使得用户可以便捷的以无线方式随时随地的访问网络资源。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作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技术中的一种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设备在连接至Wi-Fi热点后,便可以通过Wi-Fi热点提供的Wi-Fi网络传输数据。
但是,在设备与Wi-Fi热点建立Wi-Fi连接的过程中,如果Wi-Fi连接出错,那么,设备只能在进行错误提示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重新连接Wi-Fi热点。在Wi-Fi连接出错后,需要用户介入,设备才可以重新建立Wi-Fi连接。设备建立Wi-Fi连接的效率较低。
另外,设备通过Wi-Fi网络传输文件的过程中,传输双方只要一方的Wi-Fi连接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文件传输错误。而另一方无法及时感知到文件传输错误,需要用户介入,双方设备才可以重新建立Wi-Fi连接,从而继续传输文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双方设备可以及时发现Wi-Fi连接出错,并进行容错处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该传输控制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的过程中,第一设备发现第一通信连接出错;第一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连接的错误信息。其中,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一通信连接不同,上述错误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连接出错。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在发现第一通信连接出错后,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连接的错误信息。第一设备及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连接的错误信息,可以使得第二设备可以及时感知到第一通信连接出错。这样,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及时进行容错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在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连接的错误信息之后,通过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设备交互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参数。这样,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连接参数重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而不是对第一通信连接进行纠错处理,然后按照第一通信连接的正常流程交互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参数,再根据连接参数重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如此,可以缩短建立第一通信连接的时间,提高建立第一通信连接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错误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断点信息。该第一断点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已经正确传输的数据的截止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在根据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参数,重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之后,根据第一断点信息,通过第一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连接的错误信息之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断点信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其中,在第一通信连接出错后,直接根据第二通信连接继续传输第一数据。而不是在重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后再通过重新建立的第一通信连接传输第一数据。这样,可以快速完成第一数据的传输,提高第一数据的传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