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7125.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佳祐;都筑威夫;原田岳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1S7/521 | 分类号: | G01S7/521;B60R11/02;G01S15/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雪梅;王海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传感器 | ||
超声波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主体(2)、缓冲部件(5)、保持器部(6)以及防水密封件(7)。传感器主体具有超声波传声器(3)和传声器支承部(4)。缓冲部件覆盖超声波传声器中的突出部(31)。保持器部使缓冲部件的轴向上的前端侧的露出部(53)露出并且在与超声波传声器中的外周面之间夹持基端侧的被夹持部(54)。防水密封件在车载状态下堵塞车体部件(V3)与缓冲部件中的露出部之间的缝隙。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7年1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228110号,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不会由于水等的浸入而对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安装结构中,在露出至外面的外板开设孔,并且在该孔插入超声波传感器。在外板的内表面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的固定用的肋条。在该肋条经由振动吸收体固定超声波传感器。在处于超声波传感器的垂直下方的外板、肋条或振动吸收体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与形成在超声波传感器的壳体与外板、肋条或振动吸收体之间的空间连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99187号公报
公知的车载用的超声波传感器主要安装于保险杠。即,在公知的车载用的超声波传感器中,上述的“外板”主要是保险杠。在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保险杠的情况下,实现安装部分的防水结构比较容易。因此,该情况下,安装部分的浸水量比较少。另外,即使假设产生浸水,也能够通过上述那样的排水孔进行良好的排水。
另一方面,由于障碍物检测性能上的理由或者车辆设计上的理由等,可能有将车载用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前格栅的情况。该情况下,关于在前格栅设置上述那样的排水孔,在设计上或者结构上较困难。若在针对保险杠或者前格栅等车体部件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安装部分保持从外部浸入的水,则由于所保持的水中的振动传播,而不需要的反射波增大,因而可能产生误检测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所例示的情况等完成的。即,本公开提供在被构成为安装于车体部件的超声波传感器中,能够良好地抑制伴随着车载状态下的降雨等所引起的浸水的性能恶化的产生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观点,超声波传感器被构成为安装于车体部件。该超声波传感器具备:传感器主体,具有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柱状的超声波传声器、以及使上述超声波传声器的上述轴向上的前端侧的突出部突出并且支承基端侧的被支承部的传声器支承部;缓冲部件,被设置成覆盖上述超声波传声器中的上述突出部,并且通过合成树脂系弹性材料形成为筒状;保持器部,在从上述中心轴线起放射状地延伸的径向上设置在比上述超声波传声器靠外侧,并且被构成为使上述缓冲部件的上述轴向上的前端侧的露出部露出并在与上述超声波传声器中的上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之间夹持基端侧的被夹持部;以及防水密封件,以紧贴状态设置在上述缓冲部件中的上述露出部上,以便在通过将上述超声波传声器中的上述突出部以及上述缓冲部件中的上述露出部插入至形成于上述车体部件的通孔亦即安装孔并且将上述保持器部固定于上述车体部件来将该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上述车体部件的车载状态下,堵塞上述车体部件与上述缓冲部件中的上述露出部之间的缝隙。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上述超声波传感器中,上述传感器主体中的上述超声波传声器的上述轴向上的前端侧的上述突出部从上述传声器支承部突出。上述缓冲部件覆盖上述超声波传声器中的上述突出部。上述保持器部使上述缓冲部件的上述轴向上的前端侧的上述露出部露出,并且在与上述超声波传声器中的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外周面之间夹持基端侧的上述被夹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7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操作的联接装置
-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伪造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