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式家具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1247.9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5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斯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家供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04 | 分类号: | A47C17/04;A47C4/30;A47C7/22;A47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李新燕 |
地址: | 瑞士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具 支承 装置 | ||
一种用于坐部或靠背、例如适于沙发的坐式家具支承装置(6),该坐式家具支承装置包括:第一承载纵向梁(8)和第二承载纵向梁(10;12),均能够安装至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的坐式家具框架;弹性片状件(16;14);以及用于在第一纵向梁(8)与第二纵向梁(10;12)之间拉伸弹性片状件(16;14)的机构。机构包括能够在框架上枢转的第一纵向梁(8)。在所述坐式家具支承装置(6)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弹性片状件(16;14)以使得响应于外力或扭矩的施加而相对于框架枢转的第一纵向梁(8)拉伸弹性片状件(16;14)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纵向梁(8),外力或扭矩对抗弹性片状件(16;14)的张力作用直到达到最大张力的点为止,超过该最大张力的点,张力促进所述第一纵向梁(8)的进一步枢转,从而用以将第一纵向梁(8)在最终位置保持就位。此外,公开了包括坐式家具支承装置的坐式家具件、用于组装该坐式家具件的套件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坐部或靠背的坐式家具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沙发支承装置,其中,经拉伸的片状件为沙发坐部和/或沙发靠背提供支承。这些沙发支承装置可以设计成在将来使用时由不用针对任务而特别培训的人员组装。
图1A至图1C示出了这样的装置。沙发102框架包括第一短端部段104a、第二短端部段104b和支承装置106,该支承装置106包括第一纵向梁108、第二纵向梁110和第三纵向梁112,所有梁都在第一短端部段104a与第二短端部段104b之间伸延并且因此将坐部及其占用者的载荷传递至短端部段104a、104b。第一片状件114可以在第一纵向梁108与第二纵向梁110之间被拉伸并且第二片状件116可以在第一纵向梁108与第三纵向梁112之间被拉伸,从而分别形成用于坐部和靠背的支承。坐部和/或靠背可以通过将垫枕放置在片状件114、116上而形成。为了拉伸片状件,设置有拉伸机构118:第一纵向梁可以被手动拉动并且通过螺钉120固定。
总是需要提供该装置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坐部或靠背的沙发坐式家具支承装置,该沙发坐式家具支承装置包括:第一承载纵向梁和第二承载纵向梁,第一承载纵向梁和第二承载纵向梁均能够安装至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的坐式家具框架;弹性片状件,该弹性片状件用于为坐部和靠背中的一者提供支承;以及用于在第一纵向梁与第二纵向梁之间拉伸弹性片状件的机构。机构包括能够在框架上围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拉伸构件。在沙发坐式家具支承装置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弹性片状件偏离所述枢转轴线连接至第一纵向梁,使得响应于外力或扭矩的施加而相对于框架枢转的第一纵向梁拉伸弹性片状件,其中,外力或扭矩对抗弹性片状件的张力作用直到达到最大张力的点为止,超过该最大张力的点,张力就促进第一纵向梁的进一步枢转,从而用以将第一纵向梁在最终位置保持就位。
该装置导致这样的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易于在组装时操作,同时仍允许弹性片状件中具有高的张紧度,从而导致支承件的良好刚性。这进而允许该装置在可能比先前更大的家具件中使用。
通常,在弹性片状件中不需要大的弹性度,即,弹性片状件的弹性系数可以是相当高的,该弹性系数定义为张力与拉伸度的比率。
因此,自身用作拉伸构件的第一承载纵向梁允许简单但坚固、仍易于操作的构型。
弹性片状件可以是第一弹性片状件,并且坐式家具支承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纵向梁以及第二弹性片状件,该第二弹性片状件用于为坐部和靠背中的另一者提供支承,其中,第二弹性片状件也连接至机构的第一纵向梁,使得第一纵向梁的枢转还在第一梁与第三梁之间拉伸第二弹性片状件。
坐式家具支承装置可以布置成使得外力或扭矩对抗第一弹性片状件和第二弹性片状件中的一者的张力作用直至最大张力的点,第一弹性片状件和第二弹性片状件中的另一者仅在枢转已经超过最大张力的点的情况下被拉伸。以这种方式,片状件中的一个片状件的张力可以用于将另一个片状件拉伸超过最大张力的点,其中,与在两个弹性片状件同时都被拉伸的情况下相比,需要较小的力或扭矩来使拉伸构件枢转直至该最大张力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家供应有限公司,未经宜家供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1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