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粗纱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9878.7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泰之;杉山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5/64 | 分类号: | C03C25/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佟胜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制造 方法 | ||
玻璃粗纱具备构成为筒状的主体部(GB)。主体部(GB)的第一端面(GE1)的平衡水分率(Wa1)与主体部(GB)的内部(GI)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1/Wb)以及主体部(GB)的第二端面(GE2)的平衡水分率(Wa2)与主体部(GB)的内部(GI)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2/Wb)为0.1以上且5.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粗纱、将树脂浸渗于玻璃粗纱而成的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粗纱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玻璃粗纱如下进行制造。即,通过具有多个成形漏嘴的漏板由熔融玻璃成形大量玻璃纤维,使用涂抹器对各玻璃纤维涂敷集束剂之后,使这些玻璃纤维通过集束器集束而构成原丝。接下来,将该原丝通过筒夹等卷绕,由此得到圆筒状的丝饼。然后,使该丝饼干燥(干燥工序),从而完成圆筒状的玻璃粗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从如上那样构成的玻璃粗纱拉出原丝,并使树脂(例如热塑性树脂) 浸渗于该原丝,由此制造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对于复合材料,通过将浸渗有树脂的原丝切断为规定长度,从而成为长纤维粒料。该长纤维粒料例如在制造各种成形品的情况下作为其原料而被使用。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1-5244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612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217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玻璃粗纱(glass roving)中,在浸渗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有发生浸渗不良(粒料的形状不良)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浸渗不良较少的玻璃粗纱。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已知在上述玻璃粗纱中,若在原丝中残留较多的水分,则在使热塑性树脂浸渗时,会发生因该水分挥发而引起的浸渗不良(粒料的形状不良)。通常已知,为了降低玻璃粗纱的水分量,如上所述实施干燥工序,但在该玻璃粗纱的外表面与内部之间,水分的余量产生差异,在水分余量较多的原丝的部位容易发生树脂的浸渗不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一种玻璃粗纱,其具备构成为筒状的主体部,该玻璃粗纱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备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平衡水分率(Wa1)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1/Wb)以及所述第二端面的平衡水分率(Wa2)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2/Wb)为0.1以上且5.5 以下。通过将玻璃粗纱的端面的平衡水分率与内部的平衡水分率之比设为上述的范围,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使树脂浸渗于玻璃粗纱时的浸渗不良的发生。
在上述结构的玻璃粗纱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端面的平衡水分率 (Wa1)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1/Wb)为 0.5以上且2.0以下或者所述第二端面的平衡水分率(Wa2)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2/Wb)为0.5以上且2.0以下。通过将玻璃粗纱的第一端面的平衡水分率与内部的平衡水分率之比或者第二端面的平衡水分率与内部的平衡水分率之比设为上述范围,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使树脂浸渗于玻璃粗纱时的浸渗不良的发生。
在上述结构的玻璃粗纱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端面的平衡水分率 (Wa1)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平衡水分率(Wb)之比(Wa1/Wb)以及所述第二端面的平衡水分率(Wa2)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平衡水分率 (Wb)之比(Wa2/Wb)为0.5以上且2.0以下。通过将玻璃粗纱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的平衡水分率与内部的平衡水分率之比设为上述范围,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使树脂浸渗于玻璃粗纱时的浸渗不良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