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流声音处理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8435.6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J·P·弗里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董莘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声音 处理 单元 | ||
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第一或第二听力假体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或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当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将所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然而,当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时,双模式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捕获输入信号(例如,声音信号、数据信号等),并对这些输入信号编码,以直接或间接地无线传输到双耳听力系统的其它听力假体的声音处理单元。
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听力假体声音处理单元,其可选择性地操作以执行无线流(wireless streaming)操作。
背景技术
听力损失可能由许多不同原因造成,通常为两种类型:传导型和/或感觉神经型。当例如听骨链或耳道损伤阻碍了外耳和/或中耳的正常机械路径时,就发生传导型听力损失。当存在内耳损伤或从内耳到脑部的神经通路或脑部本身损伤时,就发生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
患有传导型听力损失的个体通常具有某种形式的残余听力,因为耳蜗中的毛细胞可能未受到损害。因而,患有传导型听力损失的个体通常接收产生耳蜗流体运动的听觉假体。此类听觉假体包括例如声学助听器、骨传导装置和直接声学刺激器。
然而,在很多全聋的人中,耳聋的原因是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患有一些形式的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的人无法从产生耳蜗流体的机械运动的听力假体获得适当的益处。这样的个体可以受益于可植入听觉假体,其以其他方式(例如,电、光学等)刺激接受者的听觉系统的神经细胞。当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是由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神经脉冲的耳蜗毛细胞不存在或破坏造成时,通常建议耳蜗植入物。听觉脑干刺激器是另一类刺激听觉假体,其也可以在接受者因例如听觉神经损坏而经历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时建议。
某些个体仅受到部分感觉神经听力损失,因此保留至少一些残余听力。这些个体可能是电声听力假体的候选者。
发明内容
在本文提出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听力假体系统的声音处理单元。所述声音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无线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以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以及选择性地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以将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编码成由所述无线收发器无线传输。
在本文提出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一组输入信号;在声音处理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将所述第一组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以用于刺激接受者的第一耳;检测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处的无线流模式的启动;在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第二组输入信号;以及在无线流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声音处理单元以对所述第二组输入信号进行编码,以进行无线传输。
在本文提出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听力假体系统。所述听力假体系统包括:第一可植入部件;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被配置成与所述可植入部件通信,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声音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无线收发器;以及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所述双模式声音处理模块被配置成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处接收的输入信号选择性地执行声音处理操作或无线流操作。
附图说明
在本文中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是可实施本文提出的实施例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穿戴图1A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接受者的侧视图;
图1C是图1A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1D和1E是形成图1A的双耳听力假体系统的一部分的声音处理单元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利耳有限公司,未经科利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