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用二氧化碳缓释包及向皮肤缓释二氧化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038.7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1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又吉智也;渡边孝行;江里口真男;田中雅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47/32 | 分类号: | A61K47/32;A61K33/00;A61K9/70;A61M35/00;A61P9/0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焦成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二氧化碳 缓释包 方法 | ||
本发明的皮肤用二氧化碳缓释包为用于使被封入在内部的二氧化碳缓释、使所述二氧化碳与皮肤接触的袋状的二氧化碳缓释包,其是至少由树脂片材(A)构成为袋状而得到的,上述树脂片材(A)至少满足下述条件(A‑1)及(A‑2)。(A‑1)按照JIS K7126‑1,在23℃及相对湿度为0%的条件下进行测定而得到的二氧化碳透过度为20L/(m2·day·atm)以上,(A‑2)按照JIS P8117:2009,于23℃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王研式透气度小于5μm/(Pa·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用二氧化碳缓释包及向皮肤缓释二氧化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从身体外部朝向皮肤进行二氧化碳的经皮吸收,从而利用二氧化碳的生理活性作用的方法是已知的。向皮肤导入二氧化碳的方法中,保持以气体状将二氧化碳密封在袋的内部的状态、或将溶解二氧化碳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以下,也简称为碳酸水溶液)密封在袋的内部的状态,从袋的表面缓释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水溶液,使其与皮肤接触的技术是已知的。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6938号公报)中,为了利用基于二氧化碳的药效的皮肤·粘膜的末梢血管扩张作用,使皮肤·粘膜的损伤的早期恢复成为可能,记载了将二氧化碳透过率为1千~10万cm2/m2·day·atm的气体透过性原材料配置在二氧化碳供给部与患部之间而形成的二氧化碳经皮·经粘膜吸收材料。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作为气体透过性原材料,使用了聚苯乙烯膜(厚度不明)、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厚度为10μm)、聚氨酯膜(厚度不明)、聚-4-甲基-1-戊烯膜(厚度为40μm)。另外,记载了可以将气体透过性原材料制成袋状容器,储存碳酸水溶液等二氧化碳供给源。
另一方面,作为定性地、并且简便地评价与二氧化碳向皮肤的经皮吸收所伴随的血液循环促进效果的方法,将二氧化碳向皮肤供给规定时间,然后,判断在皮肤上是否产生潮红的判断方法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25832号公报)。
另外,非专利文献1中,作为由二氧化碳带来的肤质改善效果,报道了在发生了肤质改善的案例中,确认到潮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6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2583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角本次郎(2015)“关于二氧化碳在化妆品中的配合与肤质改善效果”Fragrance Journal(43)(7),p40-4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在内部密封有二氧化碳的袋状容器,使二氧化碳向皮肤侧缓释,持续地向皮肤供给二氧化碳,从而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的方法是已知的。
此处,通过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袋状容器而言,在得到充分的血液循环促进效果、持续释放二氧化碳、长时间保持血液循环促进效果方面存在改善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提供血液循环促进效果优异、并且可持续地长时间保持血液循环促进效果的皮肤用二氧化碳缓释包。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下述见解:使用了二氧化碳透过度及王研式透气度在特定的范围内的树脂片材的二氧化碳缓释包的血液循环促进效果优异、并且可长时间保持血液循环促进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以下所示的皮肤用二氧化碳缓释包及向皮肤缓释二氧化碳的方法。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花王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发光可变透射设备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Bcl-2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