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皮革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66922.9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笹濑忠久;加藤悠介;细尾昇平;村上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和皮革株式会社;NT&I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B32B27/12;B32B2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褚瑶杨;庞东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皮革 |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阻燃性良好、由于阻燃化处理所导致的手感和耐久性的降低受到抑制的合成皮革。本发明的合成皮革(10)具有基布(12)并且在上述基布(12)上依次具有粘接层(14)、表皮层(16)和阻燃层(18),上述阻燃层(18)是含有包含选自水滑石和水滑石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且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2500nm以下的颗粒和粘结剂的组合物的固化物,是厚度1μm~20μm的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皮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内装部件(例如仪表板、门饰板、座椅、顶棚等)、铁路车辆内装部件或航空器内装部件(例如内饰、座椅、顶棚等)、家具、鞋等脚穿物、皮包、建装用内外装部件、服装表装材料、衣里、壁装材料等中,多使用耐久性优异的合成皮革来代替天然皮革或纤维制片材。例如,应用于航空器内装部件和汽车内装品中的合成皮革需要轻量、具有耐久性、阻燃性良好。进一步,在该用途中,除了这些基础的特性以外,还要求合成皮革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和适度的弹性,具有与天然皮革接近的触感。
从尺寸稳定性和加工性的方面出发,这样的合成皮革通常在基布等纤维质片材表面具有用于调整适度弹性的柔软的树脂层以及具有皮革样外观且耐磨耗性优异的表皮层。
作为应用于汽车等的内装品、建装用内外装部件、服装表装材料、衣里、壁装材料的合成皮革的阻燃性,重要的是:即使与火焰接触也不容易燃烧;即使一部分燃烧,燃烧也不容易蔓延;以及在燃烧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烟;等等。
以提高阻燃性为目的而使合成皮革的树脂中含有阻燃剂。例如提出了在聚氨酯树脂中以特定的比例混合有膦系金属盐的阻燃性聚氨酯树脂和具有阻燃性聚氨酯树脂层的合成皮革(参照日本特开2016-79375号公报);在基材与表皮材料之间设置有包含磷酸酯系阻燃增塑材料的聚氨酯粘接层的合成皮革(参照日本特开2013-189736号公报)。
另外,以提高阻燃性为目的,提出了使用氮-磷系的阻燃剂对合成皮革的基布进行阻燃加工而成的合成皮革(参照日本特开2006-77349号公报);以及使用包含含有磷的阻燃性赋予剂的阻燃性聚酯纤维和非阻燃性聚酯纤维针织而成的阻燃性的合成皮革用基布(参照日本特开2010-77554号公报)。
另外,提出了一种使用阻燃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皮革,其中,该阻燃性聚氨酯树脂是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时使用含磷扩链剂作为所使用的扩链剂将阻燃剂导入聚氨酯树脂的分子内而成的(参照日本专利第5405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作为日本特开2016-7937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897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7734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0-77554号公报所记载的阻燃剂通用的磷系化合物的管理、处理繁杂。进一步,存在下述问题:在树脂材料中添加赋予充分的阻燃性的量的阻燃剂时,有时会损害树脂原本具有的手感,或者有时由于阻燃剂的影响而使树脂本身的耐久性降低。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5405383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在扩链剂中具有阻燃性的部分结构,因此阻燃性聚氨酯的合成困难,所得到的聚氨酯树脂的种类也受限,难以得到具有所期望的手感、耐久性的合成皮革用的聚氨酯树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阻燃性良好、由于阻燃化处理所导致的手感和耐久性的降低受到抑制的合成皮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包含以下的实施方式。
[1]一种合成皮革,其具有基布并且在上述基布上依次具有粘接层、表皮层和阻燃层,上述阻燃层是含有包含选自水滑石和水滑石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且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2500nm以下的颗粒和粘结剂的组合物的固化物,是厚度1μm~20μm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和皮革株式会社;NT&I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未经共和皮革株式会社;NT&I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