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元件、电子部件和组装电子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6765.1 | 申请日: | 2018-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D.迪亚科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特思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43/00;H05K5/06;H05K5/00;H01R12/7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刘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部件 连接器 元件 组装 方法 | ||
一种用于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元件(1),包括:‑连接区域(7),用于将电路板(3)连接到所述连接器元件(1);‑连接器(5),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元件(1)连接到另一部件,所述连接器元件(1)包括密封区域,所述密封区域旨在与壳体的相应配合区域接触,所述密封区域包括旨在在分配过程中用密封材料填充的窄槽(9),所述窄槽(9)包括分配开始区域(11),所述分配开始区域(11)具有大于所述窄槽(9)的宽度以及锥形侧壁,所述锥形的尖端指向所述窄槽(9)的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元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部件和一种用于组装电子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部件,例如车辆中的控制单元,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通常,电子部件具有带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用于为电子部件提供电力供应和数据连接的某种连接器元件以及保护控制电路的壳体。壳体可以由金属或塑性材料形成,并且通常以某种方式连接到连接器元件。
在一种新型的壳体中,其中壳体通过分配在密封区域中的密封材料连接到连接器元件,电子部件的组装是有问题的。密封材料将在电路板被连接到连接器元件之后被分配。然而,电路板从连接器元件大大地突出,从而使得必须使用相对长的针来进行分配过程。然而,长针在自动化过程中难以操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元件,其中分配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自动且安全地执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种连接器元件的电子部件和一种用于组装该电子部件的经济的方法。
这些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连接器元件、电子部件和方法来实现。
在从属权利要求、以下描述和附图中详细说明了有利的实施例和发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元件,其包括用于将电路板连接到连接器元件的连接区域。连接器元件还包括用于将连接器元件连接到另一部件的连接器,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另一部件是配合连接器。连接器元件包括密封区域,该密封区域用于与壳体的相应配合区域接触,其中密封区域包括优选窄的槽,该槽用于在分配过程中被填充密封材料。槽包括分配开始区域。分配开始区域具有大于槽宽度的宽度以及锥形侧壁。锥形的尖端指向槽的深度。换句话说,锥形侧壁在朝向槽的底部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元件将电路板及其电子电路连接到另一部件,例如连接到数据电缆或不同的电子部件。
连接器元件具有的优点是,分配针可以容易地定位,因为分配开始区域由于其锥形侧壁而用于使针居中。锥形侧壁形成槽的漏斗形部分,并因此有助于将分配针插入到窄槽中。当在分配过程中使用相对较长的针时,针的轻微弯曲将导致针尖错过窄槽。然而,对于自动分配过程来说,重要的需求是要确保在分配过程开始之前针尖牢固地位于窄槽内。
通常,不希望简单地使槽更宽以便解决将针插入槽中的问题。首先,这将需要更大量的密封材料,其次,更宽的槽将需要连接器元件上的更多空间,这通常是不期望的。
通过提供具有锥形侧壁的分配开始区域作为窄槽的一部分,有利于将针插入到槽中。这使得可以使用自动分配过程。
根据实施例,槽遵循连接器元件的连接器的轮廓。例如,槽完全围绕连接器周向地延伸,特别是在俯视图中沿着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延伸。连接方向尤其是配合连接器可移位到连接器中所在的方向。在一个发展中,槽具有四个部分,所述四个部分形成矩形形状,特别是在沿着连接方向的俯视图中。本文中的矩形形状包括具有圆形边缘的基本矩形形状。具有锥形侧壁的分配开始区域对于分配到这种周向封闭的槽形状中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个部分中的与所述矩形形状的边缘相距一定距离的一个部分包括所述分配开始区域。这样,在分配过程开始期间,分配针的公差补偿可以特别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特思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维特思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