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清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5886.4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1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白仓大祐;山内雄介;滨口茂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S1/50 | 分类号: | B60S1/50;B60S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清洗 系统 | ||
提供一种车辆用清洗系统,包括:多个清洗部,上述多个清洗部对包括装设在车辆上的光学传感器的传感器面的清洗对象进行清洗;以及控制部,上述控制部能够自动控制上述清洗部,在上述车辆用清洗系统中,上述控制部在对上述清洗部有清洗请求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和/或环境状况,控制使上述清洗部动作的优先顺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车辆上装设的各种清洗对象进行清洗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车辆装设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的开发不断推进。为了在车辆上装设驾驶辅助系统,需要各种车载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在这些车载传感器中,除了GPS、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行驶距离传感器、驾驶操作检测器等装设在车体内部的传感器以外,还包括:毫米波雷达等使用电波来检测车辆周围的状态的雷达;以及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行驶车道、标识、行车道标记、其他车辆、或者车辆外部的障碍物等的光学传感器。
另外,在车载传感器的透镜面或其前方具有透光性的盖或玻璃(传感器面/感测面)上,有时会附着泥等污渍或水滴等附着物。当附着物附着在前窗或后窗上时,由于安装了清洗器或雨刮器等清洗装置,因此,能够去除附着物。但是,在配置于车外的车载传感器的透镜面、位于其前方的盖上附着有附着物的情况下,车载传感器的检测能力有可能降低。因此,提出了清洗车载传感器的透镜面或盖的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15-22403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去除光学传感器的透镜面上附着的污垢的技术。日本专利特开2015-224032号公报公开的技术是,从液体喷嘴对光学传感器的透镜面喷射加压清洗水来清洗透镜面的污垢后,从空气喷嘴喷射加压空气,使透镜面残留的清洗水干燥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加压清洗水和加压空气都是利用共用的液体泵产生的。
另一方面,以往,已知一种车辆用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液喷嘴,上述清洗液喷嘴向擦拭面喷射清洗液;清洗液泵,上述清洗液泵向清洗液喷嘴供给清洗液;以及清洗器装置,上述清洗器装置具有贮存清洗液的清洗液箱。在以往的车辆用清洗系统中,在清洗液箱中设置有用于测量该清洗液箱内的清洗液的量是否在规定量以下的液量测量部(例如浮球、可变电阻或液面传感器),在该液量测量部检测到液量在规定量以下时,通过点亮警告灯,向乘客通知清洗液的液量不足(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7-0453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装设了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上装设有多个车载传感器,在这些车载传感器中特别是在光学传感器的透镜面、或盖上附着了附着物的情况下,光学传感器的检测能力有可能会下降。日本专利特开2015-224032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记载了对一个光学传感器的清洗。然而,由于日本专利特开2015-224032号公报的技术并非旨在清洗包括光学传感器的多个车载传感器,因此,难以将该技术直接用于装设了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
即,车载传感器分散配置在车外及车内,例如在前方格栅、前方角部、前窗内表面、侧方、后方、后部、后窗内表面等广泛分布。因此,如果频繁地清洗所有车载传感器,则会大量消耗清洗液。由于清洗液箱的容量有限,因此,当清洗液的使用量变多时,行驶中可能会出现清洗液不足的情况。特别地,在装设了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的情况下,当清洗液不足时,车载传感器的检测能力存在降低的可能性,有可能对驾驶辅助造成障碍。
另外,在欲将多个清洗对象全部清洗的情况下,是将清洗对象依次清洗,但从开始清洗到结束最后的清洗对象的清洗为止,根据清洗对象的数量,有时需要数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在清洗如防撞用传感器那样紧急度高的传感器的情况下,这样的清洗的延迟不是优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5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增强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保持钉到插入手柄接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