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1846.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7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阪翔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511;A61L15/18;A61L15/20;A61L15/44;A61L15/4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中,即便在从穿戴者反复供给尿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良好的吸收性能。本发明的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2)由具有凹凸结构并且具有25g/m2~5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和0.7mm~2.0mm的厚度的无纺布构成,在所述凹凸结构中,凸条部(21)和槽部(22)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交替地配置,所述凸条部在厚度方向上向皮肤相向面侧突出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槽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向非皮肤相向面侧凹陷并且与所述凸条部(21)并行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表面片(2)在所述槽部(22)具有纤维密度相对高的高密度部,在皮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具有使尿中含有的Tamm‑Horsfall蛋白质分散的蛋白质分散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度)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等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轻度)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要求迅速吸收从穿戴者排泄的尿、经血等排泄液并保持为不会漏出到外部的能力。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生理用卫生巾、护垫等吸收性物品中含有氮原子为3个以上且碳原子为1~3个的水溶性化合物的吸收性物品。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上述水溶性化合物通过使经血、白带等排泄液(以下,称为“经血等”)中含有的蛋白质改性而使经血等的粘度降低,从而可以将该经血等快速送入吸收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02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轻度)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等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中,在高龄的穿戴者等反复排出尿时,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速度逐渐降低,有时会给穿戴者带来湿润感或根据不同情况而导致尿漏出到外部。对于引起这样的吸收速度的降低的原因,迄今为止进行了各种推测(例如,包含在尿中的固体成分(例如,磷酸镁铵结石、草酸钙结晶等)堵塞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等),但是并未弄清具体的原因,因此,本发明人等对引起这样的吸收速度的降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查明了该吸收速度的降低是因穿戴者的尿中含有的Tamm-Horsfall蛋白质(Tamm-Horsfall mucoprotein;THP)这样的特定蛋白质堵塞表面片而引起的。
鉴于这样的见解,在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中,也期待通过应用专利文献1的上述水溶性化合物而能够避免上述的吸收速度的降低,但实际上,即便在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中想要应用专利文献1的上述水溶性化合物,由于尿与上述经血等不同,粘度小,容易到达吸收体,因此,被上述水溶性化合物改性后的蛋白质成分也会与尿一起到达吸收体而附着于吸收体内的吸收性材料(例如,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等)的表面,其结果是,有可能使吸收体的吸收性能、进而使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以尿为对象的吸收性物品中,即便在从穿戴者反复供给尿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良好的吸收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方案1)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以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的表面片以及吸收体,所述吸收性物品以尿为对象,其中,所述表面片由具有凹凸结构并且具有25g/m2~5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和0.7mm~2.0mm的厚度的无纺布构成,在所述凹凸结构中,凸条部和槽部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交替地配置,所述凸条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皮肤相向面侧突出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槽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非皮肤相向面侧凹陷并且与所述凸条部并行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表面片在所述槽部具有纤维密度相对高的高密度部,在皮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具有使尿中含有的Tamm-Horsfall蛋白质分散的蛋白质分散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异麦芽酮糖的甜味剂
- 下一篇:在各种制造期间键合异种聚合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