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正极以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8599.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善行;杉田和幸;本多敦;泷本裕一郎;栗原英纪;稻本将史;堂前京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C01G31/02;H01M10/05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活性 物质 制造 方法 以及 二次 电池 | ||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镁二次电池或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含有核和以所述核为起点而生长的长轴方向的最大长度为5μm以下的钒氧化物的晶体的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由选自钛化合物、铁化合物、石墨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3.一种正极,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
4.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或镁二次电池,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
5.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为镁二次电池或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工序(1),将溶解有或分散有核形成材料的核材料溶液与含有钒化合物的溶液混合而制成混合溶液;
工序(2),将所述混合溶液调制成酸性;以及
析出工序(3),使钒氧化物的晶体析出,
所述析出工序是工序(3a)或工序(3b),
其中,所述工序(3a)是在所述混合溶液中使核析出,并以所述核为起点使钒氧化物析出的工序;所述工序(3b)是以分散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核形成材料为起点使钒氧化物析出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形成材料为选自钛化合物、铁化合物、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50~10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析出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溶液含有碳酸盐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酸盐化合物为选自碳酸钠、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氢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260~315℃的温度下对在所述析出工序中析出的钒氧化物的晶体进行烧成的工序。
1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镁二次电池或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含有以核为起点的、生长被抑制成长轴方向的最大长度为5μm以下的钒氧化物的晶体的粒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由选自钛化合物、铁化合物、石墨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13.一种正极,其含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
14.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或镁二次电池,含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樱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樱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5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