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6432.0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001B9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M·赛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F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装置 | ||
1.一种致动器装置(100),其用于控制内燃机的双主体摇臂(3a,3b)的闩锁装置(13),所述双主体摇臂(3a,3b)包括第一主体(7)、第二主体(9)和可控制以锁定和解锁所述第一主体(7)和所述第二主体(9)的所述闩锁装置(13),该致动器装置(100)包括:
致动源(104);
轴(108a,108b),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闩锁装置(13)的凸轮(110);
传动机构(112a,112b),其布置成将所述致动源(104)的连续旋转转换为所述轴(108a,108b)的每步预定角度的间歇旋转;以及
设置在每个凸轮和相关的摇臂的闩锁装置之间的柔顺装置(120),其中所述柔顺装置被构造为仅当闩锁装置(13)的闩锁销(15)能自由移动时,才将来自凸轮(110)的致动力施加到闩锁装置(13);
其中在使用时,所述致动源(104)的连续旋转经由所述传动机构(112a,112b)使所述轴(108a,108b)以每步预定角度旋转,从而以预定量改变所述凸轮(110)相对于所述闩锁装置(13)的取向以控制所述闩锁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100),其中所述传动机构(112a,112b)布置成在所述轴(108a,108b)的两次间歇旋转间防止所述轴(108a,108b)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100),其中所述致动源(104)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轴(108a,108b)的旋转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100),其中所述致动源(104)的旋转轴线大致垂直于所述轴(108a,108b)的旋转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100),其中所述传动机构(112a,112b)包括连接至所述致动源(104)的第一部件(130)和连接至所述轴(108a,108b)的第二部件(134),所述第一部件(130)包括第一部件(130)的旋转轴线远端的销(132),所述第二部件(134)包括自所述第二部件(134)的旋转轴线径向延伸的多个槽缝(136),所述销(132)能接合入所述槽缝,其中在使用时,当所述致动源(104)旋转使得所述销(132)接合入其中一个槽缝(136)时,所述销(132)使所述第二部件(134)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30)包括弧形突起(138),该弧形突起大体平行于第一部件(130)的旋转轴线外突,所述第二部件(134)包括位于多个槽缝(136)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弧形凹槽(140),其中所述弧形突起(138)能与所述弧形凹槽(140)接合;其中在使用时,当所述致动源(104)旋转使得所述弧形突起(138)与所述弧形凹槽(140)接合时,所述弧形突起(138)保持所述第二部件(134)以防止所述第二部件(134)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100),其中所述致动器装置(100)包括:
另一轴(108a,108b),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内燃机的另一双主体摇臂(3a,3b)的另一闩锁装置(13)的另一凸轮(110);和
另一传动机构(112a,112b),其布置成将所述致动源(104)的连续旋转转换成另一轴(108a,108b)的间歇旋转运动;
其中,在使用时,所述致动源(104)的连续旋转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12a,112b)和另一个传动机构(112a,112b)导致轴(108a,108b)和另一轴(108a,108b)以共同的每步预定角度旋转,以共同控制所述闩锁装置(13)和所述另一闩锁装置(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6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充气轮胎
- 下一篇:控制物体与拴系到物体的负载间的系绳张力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