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3590.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辻智辉;仲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有包含如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压缩试验后的BET比表面积(B)与颗粒压缩试验前的BET比表面积(A)的比(B/A)为1.0以上且3.0以下,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二甘醇酸酐等环状羧酸酐和非水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高输出、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使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得到了广泛利用。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电解液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和/或所述负极具有由树脂构成的有机部分和由二氧化硅构成的无机部分,含有包括用于粘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和/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粘结材料,所述电解液含有包括至少一个氟的含氟环状碳酸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28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的复合氧化物颗粒虽然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是一种优异的材料,但存在电池高温保存后的容量劣化率高的问题。高温保存后的容量劣化率是表征相对于在室温(例如25℃)下充放电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初始容量),将充电状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高温(例如40℃以上)下保存规定天数后,再次在室温(例如25℃)下充放电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保存后容量) 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劣化的值。
为此,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使用包含如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抑制高温保存后的容量劣化率的上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有包含如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压缩试验后的BET比表面积(B)与颗粒压缩试验前的BET比表面积(A)的比(B/A)为1.0以上且3.0以下,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下式(1)所示的环状羧酸酐和非水溶剂。
(式中,R1~R4独立地为H、烷基、烯基或芳基。)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即使使用包含如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抑制高温保存后的容量劣化率的上升,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的复合氧化物颗粒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高温保存(例如40℃以上)时,该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有时会出现生成镍与氧的化合物等表面变性。并且,认为这种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变性是使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高温保存后的容量劣化率上升的一个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