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采样线性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1323.X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Z·马哈茂德;A·梅格雷特斯基;庄舜杰;李琰;H·H·金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诺塞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3 | 分类号: | H04B1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线性化 系统 | ||
公开了包括如下方法的实现,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输入信号施加到包括至少具有用于产生具有非线性失真的输出的功率放大器(PA)的发送链的功率放大系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以及使用连接至发送链的输出的观察接收器来测量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观察信号,观察接收器具有比发送链的发送链带宽小的接收带宽。测量至少一个观察信号包括测量输出信号的多个频段。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测量到的至少一个输出信号的多个频段来确定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其中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各自与功率放大系统的相应的操作条件集相关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6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17,434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于此。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基于子采样输出的系统的线性化,更特别地涉及使用数字预失真器的射频发送器的线性化,其中该数字预失真器基于对发送器的输出的子采样感测。
数字预失真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数字预失真器(DPD),其中该数字预失真器的参数(或系数)由对输出的感测以及表征期望输出的已知输入来确定。非线性特性通常导致系统的输出具有比输入信号的带宽更大的带宽。另外,用于感测(观察)输出信号的观察接收器通常具有与输入信号带宽的大小相当的带宽。因此,观察接收器的带宽通常小于输出信号的带宽。因此,在用于感测输出的反馈/观察接收器具有不捕捉期望发送带宽之外的非线性效应的带宽(或者具有甚至不如输入信号的带宽大的带宽)的情况下,确定DPD的参数将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在一般方面,线性化系统具有接收传感器(例如,反馈/观察接收器),所述接收传感器的带宽比发送链的发送带宽小。该系统以如下配置进行校准,在所述配置中针对整个发送链发送带宽、在不同操作点处确定多个数字预失真器系数(或参数)。校准配置将数字预失真器系数(或参数)存储在数据库中。在运行时阶段,使用发送链输出信号的具有小得多的接收传感器带宽的感测版本来推断发送链的操作点,其中该操作点继而被用于根据数据库中所存储的、与所推断的操作点相关联的数字预失真器配置来配置数字预失真器。
某些方面引入了正则化系数以提高鲁棒性、通过逐步扫掠(sweeping)接收器LO频率来扫描整个发送带宽、使用该信息来获得与继而被用于构建用以设计DPD的“完整”信息的通道有关的信息、以及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来构建DPD设计的数据库。在运行时,与运行完整的设计相反,使用部分/不完全的信息来对数据库进行导航。
因此,在一些变型中,提供了用于数字预失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输入信号施加到包括发送链的功率放大系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该发送链至少具有用于产生具有非线性失真的输出的功率放大器;以及使用连接至功率放大系统的发送链的输出的观察接收器来测量至少一个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观察信号,观察接收器具有比发送链的发送链带宽小的接收带宽。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输出信号的测量到的多个频段来确定用于控制应用于被输入至发送链的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器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其中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各自与功率放大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条件集中的相应操作条件集相关联。
该方法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本发明中描述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确定用于控制数字预失真器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可以包括:将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布置成数据结构中的M个记录,这M个记录各自包括K个数字预失真系数,其中M代表一个或多个操作条件集的数量。
数据结构可被配置为受访问以计算应用于被提供至发送链的后续输入信号的数字预失真系数,所述数字预失真系数被计算为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中的至少一些数字预失真系数集的加权组合,所述至少一些数字预失真系数集是基于所述发送链响应于后续输入信号的所感测到的后续输出中的至少一个后续输出而导出的。
布置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可以包括将一个或多个数字预失真系数集布置在K×M矩阵L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诺塞米有限公司,未经纳诺塞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1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