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膜的双座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9234.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J·布尔梅斯特;J·皮普洛;S·泰格特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伊埃图亨哈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44 | 分类号: | F16K1/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座阀,所述双座阀具有:壳体(1),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接头(3)、第二接头(4)和设置在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之间的通路(17),所述通路带有通路壁(18);第一阀盘(6)和第二阀盘(7),它们设置在壳体的阀内腔(2)中;与第一阀盘连接的空心杆(8);阀杆(9),所述阀杆与第二阀盘连接并且设置成穿过空心杆;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驱动器(16),所述驱动器设置成用于操作至少一个阀盘;朝向驱动器(16)的壳体开口(11);在双座阀的关闭位置中在通路内构成的泄漏腔(19),所述泄漏腔通过第二阀盘密封,并且空心杆具有泄漏通道,所述泄漏通道在泄漏腔与一个壳体部分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并且在第二阀盘与通路壁之间能构成具有横截面的清洁间隙,并且泄漏通道具有比所述横截面大的通道横截面,所述壳体开口用膜(10)密封,该膜将所述壳体部分与阀内腔分开,并且在通路中构成出口轮廓,第一阀盘的一个部段在双座阀的关闭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出口轮廓中,所述部段限定第一阀盘的凹部,第二阀盘在双座阀的打开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膜的双座阀。
背景技术
在加工工业中,双座阀是流体控制的重要元件。这里,加工工业尤其是指饮料技术、食品技术、制药和生物化学。这些加工过程对过程组件内部的以及因此阀内部的卫生状况提出很高的要求。
双座阀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具有双重密封的通路。因此,在许多卫生过程中希望使用这种双座阀。两个密封件与两个阀座配合作用,在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泄漏腔。例如在密封失效时,将流体收集到所述泄漏腔中,而所述流体不会直接通过所述通路,并且不会发生介质接触。这种双重密封允许给密封件之一通气,以便清洁密封件和相配的阀座,而相应的另一个密封件则保持密封接触。这种非常好的可清洁性和可靠的介质分离使得在双座阀内部有很好的卫生条件。
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双座阀用作容器出口上的阀,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罐底阀。
对于罐底阀,如果没有在泄漏腔中建立压力,则难以排空泄漏腔。由于必要的结构,通过一个设计成空心杆的阀杆来进行排空,阀盘随这些阀杆一起运动。在避免所使用的清洁剂倒流到阀内腔情况下,只有通过在空心杆中较大的流动横截面才能实现排空,该空心杆所述关闭元件之一移动。这使得空心杆具有大外径。
在WO 93/16307 A1和WO 2004/063609 A1中公开了与这些应用场合相适配的双座阀的示例。
WO 93/16307 A1涉及管道的尺寸设计,泄漏物通过所述管道从泄漏腔流出。该文献提出一种空心杆,利用所述空心杆可以将泄漏腔扩展成具有或没有可控的通风结构的储藏器。由此可改进了可清洁性。
WO 2004/063609 A1提出了一种易于清洁的罐底阀,其中,空心杆在一个密封件下方和壳体通路上方具有收缩部。因此,从动的封闭件构造成基本上是压力平衡的。
可以利用膜来改善阀中的卫生条件,所述膜密封阀杆/空心杆从阀内腔穿过壳体到达外部区域的通路。膜的中心孔固定在空心杆上,并且膜的外边缘保持在壳体侧。
在WO 2013/170931 A1中提出一种单座阀中的膜密封件。在这个专利文献中,改善了在膜的外边缘上对膜的保持。除了单座阀外,双座阀也已经在联接元件和壳体之间配备有膜密封件。有文献DE 20 2006 004 174 U1和EP 2734757 B1在带有膜密封件的双座阀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近十年来的主要思路。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带有膜的双座阀,所述双座阀可以用作罐底阀。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双座阀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伊埃图亨哈根有限公司,未经基伊埃图亨哈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9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