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8510.2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朴祐材;严玟植;沈载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斗山 |
主分类号: | C07D401/10 | 分类号: | C07D401/10;C07D403/10;H01L51/00;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海花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化合物 包含 电致发光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通过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优选发光层、发光辅助层、电子传输辅助层或电子传输层,从而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涉及电子传输能力和发光能力优异的化合物以及通过将其添加于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从而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以20世纪50年代Bernanose的有机薄膜发光观测为起始点,之后进行了针对由1965年利用蒽单晶的蓝色电发光发展出的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元件的研究,随之1987年由唐(Tang)提出了分为空穴层和发光层这两个功能层的层叠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之后,为了制造高效率、高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展出了在元件内导入各个特征有机物层的形态,进而进行了用于此的专用物质的开发。
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此时,用于有机物层的物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发光物质、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
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形成材料根据发光颜色可以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此外,作为用于呈现更加自然的颜色的发光材料,也使用黄色和橙色发光材料。此外,为了色纯度的增加和通过能量转移的发光效率的增大,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主体/掺杂物体系。掺杂物质可以分为使用有机物质的荧光掺杂物和使用包含Ir、Pt等重原子(heavyatoms)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磷光掺杂物。由于这样的磷光材料的开发与荧光相比理论上能够提高高达4倍的发光效率,因此不仅是磷光掺杂物,磷光主体材料也受到关注。
迄今为止,作为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NPB、BCP、Alq3等广为熟知,作为发光物质,报告了蒽衍生物。特别是,发光材料中在效率提高方面具有优势的Firpic、Ir(ppy)3、(acac)Ir(btp)2等包含Ir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已被用作蓝色(blue)、绿色(green)、红色(red)的磷光掺杂物材料,4,4-二咔唑联苯(4,4-dicarbazolybiphenyl,CBP)已被用作磷光主体材料。
但是,以往的有机物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而热稳定性不佳,且三重态能量也低,因此有机物层中导入有这些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无法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水平的电流效率和寿命特性。因此,要求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有机物层材料。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6-0078237号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热性、载流子传输能力、发光能力等优异而能够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材料、具体地发光层材料、电子传输辅助层材料、发光辅助层材料或电子传输层材料等的新型化合物。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新型化合物而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寿命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例提供以下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上述化学式1中,
Z1至Z3为氮或碳,且包含至少两个氮,
X由以下化学式2或化学式3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斗山,未经株式会社斗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8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访问设备
- 下一篇: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包装袋